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自动化系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科目,我觉得还算满意,考完后我核对了选择题答案。我想强调的是,在考研过程中,除非最后一科结束,否则别轻易放弃。即使平时做题正确率不高,甚至会让你自信心受挫,但也要偶尔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我已经在平时把不懂的部分都错误地练习过了,考试时理解模糊的知识点应该就能迎刃而解了。我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以保持心态平衡。大约从十月开始,我购买了政治复习资料,并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遍,同时结合1000题进行练习。然而,我没有完成全部的1000题,但我深信它们对检验和巩固知识非常有用。
我一直相信题海战术并非万能,因此在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时,我不盲目刷题。原计划再读一次红宝书,但由于时间紧迫且内容详尽,我转向了风中劲草。记不清具体重复了多少次,反正是反复研习直到考试前一天。期间,遇到选择题涉及的具体知识点,我会查阅红宝书(如五套卷和四套卷)。此外,尽管历年真题的考点可能不再重现,但我建议利用真题选择题来揣测命题者的思路,识别设陷的答案,以免在后续试题中重蹈覆辙。对于考研政治,我觉得考生相当幸运,因为有蒋中挺老师和肖秀荣老师这样的名师预测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开学起,我才正式启动数学复习。直至七月中旬,我专注于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稳步前行,不宜急于求成,更不必与他人攀比进度,关键是要按部就班地巩固基础。数学科目至关重要,因为它能显著拉开分数差距。常听人说教材应精读,但我个人认为理解并掌握定理和例题就足够了,无需深究定理证明过程,那可能既耗时又偏离备考主线。复习全书应该至少过两遍,第一遍时每个题目都要尝试,即使一开始感到困难重重也无妨,这是正常现象。同时,应结合过去几年的真题类型来练习。真题需做两遍,尤其是近期的题目,值得深入钻研。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差的同学,不要害怕英语,考研英语没那么难。英语最重要的无疑是单词,重要性就不论述了……我用的英语单词书是绿皮乱序版(很大很厚的那本),乱序的,并且中间有例句和长难句,不至于在背单词的时候太枯燥,结合红皮小本(按照词汇频率排版的那一本,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我暑假之前的2个月开始背单词,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暑假2个月每天2个小时学习单词,我基本上是啃那一本绿皮书,每天最少2个小时,每天一到两个单元的单词,中间的长难句和例句也不要放过。背单词要经常复习,而且是背了忘,忘了背,开始算是比较痛苦的,越往后越轻松,因为单词就那么些,要坚持住。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直到考研那天。暑假结束后,我就开始做阅读了,直到入手真题。一天1篇到2篇,不多,但是要求是精读,每个文中不会的单词,我都会查,然后记到本子上。每天还保证了半个小时的单词。这个时候做阅读,不要纠结对错,因为它们的出题思路和真题的差别很大。重点在于读文章,熟悉英文的长难句和语法,并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强化单词11月初入手了真题,也可提前。英语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研究真题,尤其是阅读,读懂它的出题思路,有很多弯弯绕绕。很多时候你读懂了文章,就是做不对题,因为你不了解研究生试题的出题思路,多做多读。英语真题至少2遍,阅读部分遍数越多越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它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基本特性,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理。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复杂电路模型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深入理解电路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如直流电路的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交流电路的相量法,以及RLC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等特殊电路的分析。这些都是电路原理中的重难点,需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熟练运用。
再者,对动态电路的理解,如一阶、二阶动态电路的时间常数和暂态过程,以及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这些都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要理解这些动态行为的本质,需结合微积分和拉普拉斯变换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技能也不可忽视。实际操作能帮助更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你尝试搭建电路,观察其响应,对比理论计算结果,这样既能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也能提高对电路特性的敏感度。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这不仅有助于记忆,更能帮助我在遇到难题时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定期回顾和复习也很重要,因电路知识之间有很多关联,只有不断巩固,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利用好在线资源和讨论小组。例如,Khan Academy、Coursera等平台上有丰富的电路教学视频,作为辅助学习工具。参与学术论坛或者与同学一起讨论,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