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南交大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3月份开始买了几本经典教材:同济大学的高数,清华居余马的线代,浙大的概率统计以及配套的课后题辅导册。复习方法是按章节看,边看边抄概念、公式,并且准备个本子做课后题,不懂的或不会的就摘到笔记本(抄概念的本子)上,当然做题的本子和笔记本分开。这一阶段大概花费了2个半月左右。接着就开始做《660题》,其实没有做完,只做了选择的全部和填空的一半左右吧。先提醒一下哈,做这一部分比较折磨人,因为错误率会非常的高,但要经受得住考验,毕竟这才刚刚开始。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忘掉了,但是浏览之前做过的笔记就会很快拾起。6月初到月底我停下了考研复习,准备学校的期末考试。之后7月初回家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并且每天花至少4个小时,注意一些概念的表述和灵活运用,大约20多天过完了一遍——注意要认真浏览和做题,有感想可以在旁边标注。8月15号从家里回到学校,这个时候大概到了第二遍的高数部分还未结束吧,不过这一次过线代时就着重现代讲义上的内容了。大家可以从看课本时总结的规律性的东西标注在线代讲义的相应位置的空白处,这样以后看会更加方便。其实这个时候有了之前看课本做课后题的基础,看全书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知识点多,全书必须全程看,之后的看书过程可能就更顺畅,只是着重记忆一些薄弱环节,全书上的题也可只做自己标注的部分(错题或不会的地方)。10月1号国庆几天我开始做2002年以来的数学真题,这个时候老师讲的那些体系方法开始发挥作用了,做真题没有下过110分,一般早上做题下午对答案的样子。11月初我开始做400题,一天一套,上午做,下午对答案,这个过程更能发现薄弱环节。10天搞定,之前的做真题卷子就已经有了基础,所以这个过程会非常快,有明确思路的题目可以只看答题思路,大题争取自己动手算,这个时候(在之前的课本、全书、660题、400题的基础上)做题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当然准确是第一位的。花上20天再整理一下《660》上的错题,大概有十几页的A4纸吧,中间划竖线的那种。这个过程依旧比较麻烦,还是整理思路和知识点的重复记忆,到最后就看这些错题就好了。最后两天做了最近几年真题,那叫个简单呀,大概能到145以上了。但这还不是最终成绩,所以依旧要淡定。到了考场就会发现,考场上做题和平时完全是两个概念,那种状态会很不一样,速度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的做题速度一定要提上去,说白了就是知识一定要掌握很牢。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建议是卷子一定要成套的做。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喜欢把英语题分开做,今天做几篇阅读,后天做几篇完形。这样对于初期的训练当然好,但是不能用在后期的复习上。我复习英语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头晕,非常的头晕。前一半的时候还好,到后面脑子都不转了。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平常自己总习惯拆开做题,及时冲刺的时候也只是两天做一张卷子,这样的强度完全适应不了。考研考验的不仅是知识水平,更是耐力和注意力。没有平常如此强度的训练,考试是不可能发挥正常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运筹学一是一门融合了数学模型、优化理论和计算机算法的学科,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要的重点就是理解和掌握各种运筹学模型,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理解这些模型的基本概念、构建原则以及解题步骤是基础,要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对线性规划,你需熟悉图解法和单纯形法,理解它们的原理并能够熟练应用。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则更注重理解和应用,因其求解过程相对复杂,往往需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构造合适的模型。
矩阵论也是管理运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矩阵运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等基础知识需扎实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在理论部分会考,也可能出现在计算题目中。
再次,优化算法的学习不能忽视。梯度下降法、牛顿法、模拟退火法等常见算法的理解和应用是考试的重点。这些算法的理解不仅仅是公式记忆,更要理解其实现过程和适用场景。
编程能力在运筹学中也非常重要。无论是求解线性规划的LP solver,还是实现优化算法,都需一定的编程基础。Python或MATLAB是常用的工具,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凭编写代码来加深对运筹学模型和算法的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理解理论后,凭做题和编程实践来巩固知识。寻找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际,这将极大地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