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工程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9月中旬开始准备(前提是你的英语和专业课学的都还好,如果英语和专业课不好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准备,尤其是英语,专业课在平时上课好好上就问题不大,英语是慢功夫,不过也不用每天费劲的学,只要安排好计划,每天都背一点单词,每天都做一点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好,切忌英语不要用大段的时间来复习,而是零碎的时间。)。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刷了一遍,政治大纲刷了一遍,风中劲草刷了一遍,没有刻意背诵,最后肖秀荣的讲真题刷了一遍,形势与政策方面随便看了看,因为我是文科生,选择题想来凭感觉,所以政治没有花太多时间,大题方面也只背了肖秀荣四套卷,我们这一年奠定了肖老师在考研政治中的领导地位,五题全中。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不太擅长,首先从阅读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接着完成36讲中对应的习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我购入了1000题,开始深入复习阶段,重点是各个专题的攻克,并且整理了许多策略和技巧,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后续查阅。同时,我会交错进行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在学习线性代数时也会穿插一些高等数学的练习。第二轮复习是从九月初至十月底,除了上课时间,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学习步骤,但这回我强调实践,不再只是凭感觉,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忆公式,时常尝试默写,遇到困难立即查看笔记。这样的习惯逐渐带来了明显的进步。这轮复习同样要做标注,标记出之前不懂但现在理解的、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找到新解题思路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水平普通,备考时我专注地做了从2003年至2019年的历年真题,我认为词汇积累至关重要,它是学习的基础。我在记单词上时断时续,主要精力放在了生词的记忆上。我一共刷了两遍真题,目的是深度理解命题人的思路。早早开始准备写作,我背诵了2006年至2019年的大小作文真题模版(出自黄皮书张剑),还额外研读了王若平的考研作文。这些内容我都倒背如流,所以在考场上写作相当流畅。考试时,我舍弃了翻译部分,完形填空也是全部猜测答案,一次性涂卡,我把剩余的时间都留给了阅读理解和作文,其中作文我会先打草稿。我的答题顺序是先写作文,接着是四篇阅读和新题型。最让人头疼的是阅读理解,文章在一页,题目在另一页,不断翻页实在影响效率。特别提醒,阅读理解是关键,务必投入大量精力去钻研!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多个方面。理论力学主要涉及力系平衡、动力学问题,需理解并熟练运用牛顿定律、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等。材料力学则更注重对物体变形和强度的理解,比如应力应变关系、梁的弯曲、扭转等问题。机械设计基础则涉及到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选,如齿轮、轴承等。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认为理解和实践是并重的。对理论力学,多做题,尤其是动态问题,凭实际计算来深化理解。对材料力学,除了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还要凭实验或模型去直观感受材料的性质。至于机械设计基础,除了课本知识,还需查阅相关手册,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构建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复习工具。它帮助将复杂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方便记忆和回顾。每个大主题下都细分出子主题,再将相关的公式、例子或重要概念链接起来。
历年真题的演练也至关重要。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更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我建议至少留几套最近的试题作为模拟测试,按照真实的考试时间来做,以此提高考试适应性。
切记要保持好的心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力和毅力。面对难题,不要过于焦虑,是冷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能帮助你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