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起便着手准备政治,每天投入大约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有些同学可能低估了政治的重要性,但提前复习能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争取更多时间。我个人使用的是蒋中挺的复习全书,不过我强烈推荐肖秀荣的政治教材,因为他的权威性是公认的。我在复习时会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到笔记本上,临近考试时,我可以根据这些错题来检查自己哪些知识点还没掌握牢固。到了冲刺阶段,我购买了肖八、肖四、蒋五和小黄书,其中肖四的内容必须要牢记于心。进入十一月甚至十二月,你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都会用来背诵政治。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关键,对于每个备考数学的人来说,都应将主要时间投入其中。必须投入大量时间来理解概念和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要以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因为并非每年的数学考试都如2017年那样简单。考虑到教育部在2016年和2018年设置的难度,我们不能排除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的可能性。我没有选择张宇的教材进行复习,可能是因为觉得某些部分稍显困难,我选择了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全套书籍,还附带一本同步练习册和660题集。初次复习就围绕这些材料展开。
重点不在于做多少题,而在于质量。我在7月至10月间将全套书和习题集各看了一遍,每道题都做了两次,接着完成了同步练习册的所有题目。进入10月至11月,我专心攻克了660题中的选择题(尽管名为660题,实际上将近1000题),大约500题,它们设计得很精妙,我做了两遍。填空题部分我觉得较为繁琐,就没做,但我建议有能力的话还是完成,这对巩固基础很有帮助。到了11月至12月,我专注于2000年至2016年的考研真题,全部做完并深入研究错误题目。最后的几周,我购买了张宇的八套模拟卷,并做了最近两年的真题,以保持解题状态。
我个人认为,对我能力提升最大的阶段是在刷李永乐660题和历年真题时,那时我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解题节奏。考研数学的题量相当大,共有9道大题。我按照顺序解答,这取决于个人习惯,但关键是建立并保持自己的解题节奏,切勿盲目跟从他人,考试中突然改变策略是不明智的。
考研英语方面:
主要用书何凯文阅读解析、1575单词、长难句、作文,陈正康阅读(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后期才买的,3本,黑色)。英语复习时间很长,但进展很慢,我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直用着一本不太好的书:何凯文系列。英语最关键的是阅读,在我做阅读的时候,仅参考何凯文阅读解析,由于前期单词储备太差,每篇真题阅读生词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有道出来的(效率低,费时,有的单词意思不对),大约暑期过后了才刚来一轮。把阅读里的生词,典型句子搞懂,节约不少时间。阅读题解法有方法,单词一定要背的,越早越好,每天一点点,不要停。1575我觉得挺好,都是真题里的单词,出现频率挺高。建议早早拿下。作文的话真的不用担心,到最后10月以后再考虑就好,把英语所有的经历放在单词,长那句,阅读(解题技巧)上吧。要同步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础,它涉及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抽象的数据组织方式。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数据结构能帮助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例如,链表的操作通常比数组更快,二叉树则在查找和排序中有独特的优势。我建议多做实际的编程练习,如在LeetCode或HackerRank上找相关题目,这会加深你对各种数据结构的理解,并提升编程能力。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学习它的关键是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调度策略等基本概念。比如,了解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管道、信号量、消息队列等,对解决并发问题至关重要。在内存管理中,了解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区别,以及页表的工作原理,将有助于你理解程序运行的底层机制。操作系统的学习需理论结合实践,凭模拟简单的操作系统环境,如 xv6 或 MINIX3,来加深理解。
在复习阶段,我经常使用王道论坛的考研资料,它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两个科目的关键知识点。我还参考了Tanenbaum的《现代操作系统》和Cormen的《算法导论》这两本书,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深度解析。
刷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凭历年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定期的模拟考试也能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提高答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