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深大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底我便着手研读大纲,然而初次阅读并未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很快我就选择了放弃。接下来的时间,我专心听讲并记录课堂内容,直到十一月底,我才决定再次回归大纲,但这回我专注于哲学部分,因为它最为复杂,要求深度理解。真正的背诵工作大约在考试前两周才启动。那时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简版资料和最后四套模拟题,全力以赴地背诵了两周,肖秀荣的内容我重复记忆了4到5次。请谨记,此时其他学科的成绩已大致成形,而政治仍有显著提升空间。最终结果还算令人欣慰,我对自己的政治成绩感到满意,毕竟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这门课上投入大量精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定义的理解,扩展的思维,扎实的计算,这三样都不能缺少,缺少一样就不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解题。幸运的是身为理科生,这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相信网上已经有很多有关《李永乐全书》的介绍和推荐了,我用的也基本是他的书,不过不同的是,我有自己专门的小册子,包含相似的知识点,容易错误的地方,平日里对一些相关知识的感悟等等。建议有时间的人这么去做,如果时间不够就没必要了——《全书》拿下4遍保证无压力。
考研英语方面:
我将长阅读分成两部分,并在之间插入翻译环节,这样做是为了在考试中合理调动大脑。一口气连读四篇长阅读确实负荷过重,别过高估计自己的承受能力。英语翻译成中文的过程引入了母语思考,这实际上给了大脑一个短暂的“喘息”机会。接下来要说的是广泛阅读,我必须再次强调,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自己试过,发现无论是采用广泛阅读还是精细阅读,我在做长阅读时的出错率几乎相同。有时候,广泛阅读甚至比精细阅读的错误更少,因此我能十分钟后完成一篇长阅读。其实,考研阅读颇有些古怪,对于那些思维跨度大的人而言,过度精细化阅读可能是破坏性的,我就是这样的例子。获取信息过多,阅读速度减慢,题目分析得过于深入,反而可能导致错误增多,令人困惑不解。但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核心。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需扎实的理解。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如消费者如何选,企业如何生产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环境,包括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备考的关键。我建议多读经典的教科书,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配合做相关的习题来巩固知识。
掌握模型和公式至关重要。供需模型、弹性理论、GDP计算公式等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工具。理解模型背后的逻辑,能帮助更深入地分析经济现象。我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应用。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点之一。经济学并非抽象的理论,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要善于从新闻、报告中寻找经济学的例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析和评价。我常常会订阅经济类的新闻,凭阅读和思考,提升自有的分析能力。
论述题是考试中的重头戏。这需具备好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技巧。对热点经济问题,需有独立的看法,并能用经济学的语言进行阐述。我建议定期做一些论述题的模拟训练,提升论述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