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海洋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有好多人说政治不难,考前背背就行了,但我的观点正好相反,而且,我觉得政治可能是你花时间复习,反而你却进步很慢,得高分可能性很低的科目。常听别人说某人政治从来不复习却考了XX分,于是自己索性也不去看了,实际上这是及其错误的方法。政治是社会科学的龙头,它的复习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大纲解析、去背它,而是要去理解,多关心实事,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相结合,也许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吧。我从7月开始看,具体的计划就是做选择题之类的;至于大题目,我在考前写了几套题,用于练手,还有就是在考前重新把知识点做了个总结。我个人觉得政治的分数有多少由你的平时的知识储备量和把大纲解析看得有多透来决定,两者大概是3:7的比例吧,所以把大纲解析看明白是很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基础掌握不足,因此在理解了基础知识架构后,我开始进行专项练习,并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做详细笔记。课程结束后,我会重新审视全书中的模糊部分,这有助于理清思路。遇到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会向我的老师求助,他非常优秀,能一眼看出题目的解题方向,他会从考试重点到命题意图,再细化到解题步骤,详尽地为我讲解。接着,我开始使用660题集进行刷题,这个阶段,我会着重标记错误题目,以便后续复习。660题目的难度较高,侧重于考察深层次的概念理解,我认为它的质量很高,通过完成这些题目,我能对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我每天其实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少,就是早上背单词+看英语长难句(大概四十分钟)。从暑假开始我就开始写真题了,真题很宝贵,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英语真题是要写好多遍的。当然,我自己因为英语花的时间少,所以就过了两遍。用书:买一本历年真题好好研究+读一些G或T的泛读材料+作文模板看一看就行了,不要买模拟题。也可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一些专项训练。主要是调整好自己考前的语感和题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年代学是地质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并掌握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如古生代的生物大爆发,中生代的恐龙时代,以及新生代的冰川期等,是基础中的基础。要熟悉地层划分和年代测定的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
矿物学和岩石学也是核心内容。你需了解不同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光泽等,并能凭这些特性识别矿物。理解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生成过程和特征,这对分析地壳演变有深远意义。
再者,构造地质学不容忽视。褶皱、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的理解和判读能力,直接影响到对地表形态和地质事件的理解。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学的基石,必须深入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全球板块分布。
至于地球动力学,它是解释地质现象的关键。从地壳的形成和运动,到板块漂移,再到地震、火山活动,都需用到地球动力学的知识。这部分的学习需结合地理、物理等相关知识,形成整体性的理解。
学习地质学基础,实践是提升理解力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实地考察还是实验操作,都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深化理解。利用地图、剖面图进行解读训练,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持续关注地质学的最新科研进展,如气候变化、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这将使学习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地质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学问,它也关乎如何理解并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环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