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不必过早启动,我是在九月份才开始的。把精讲精练视为教材,每学习完一节内容后,就去做相应部分的1000题。(1000题最好重复两次,初次使用铅笔做或另备笔记本记录答案,并且务必标记错误题目)因为它包含了几乎所有非时事的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所以深入理解至关重要。选择题的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到政治总分,通常各人之间分数差异不会太大。进入后期阶段,就要开始背诵肖四肖八,肖秀荣的预测题经常命中一些主观题,而且这能帮助你掌握许多政治表述,让考试时有条理地表达。有些高手推荐购买大纲解析(封面为粉色),我虽购入,但由于内容繁多,看得不多,后期我更专注于准备专业课程。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基础薄弱一点,数学的学习也分了基础期、强化期、冲刺期。由于好几年不学,数学忘了一部分了,所以我是从最基础的数学开始学的,一开始简直感觉数学so easy啊,结果做完这个在做复习全书就傻眼了,奉劝基础还行的同学就直接上全书吧!我基础差做不会,是反复看书和例题,这才弄懂了不少,我是把基础的先写了,提高篇后写跟基础的错题一块写的。我写的时候会用不同的记号笔标明错题、陷阱题、重要题目等,下次再做心里有数,然后再强化期把高分过了四遍,我反正觉得题不在多,在会在精,题型就那么个题型,翻来覆去举一反三即可。然后巩固期和冲刺期再看真题,真题一定要好好做,错题反复做,真题参考价值超过任何资料和模拟。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能力中等偏上,不算突出也不算差。四级考试我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先后尝试了三次才顺利过关,这主要归咎于我过度的自信心导致我没有充分备考,直接参加了裸考。后来我痛定思痛,决定专心复习,这才成功通过了四级,并且一次性高分通过了六级。分享四六级的经验是因为在准备考研时,我曾担忧四级六级未过可能会影响复试或与导师的沟通,但实际上,虽然不及格并非致命问题,但达标无疑会给个人成绩增添亮点。
我在背单词方面选择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这是受到他人推荐的结果。的确,背单词是个枯燥的任务,如果你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风格的单词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刚开始接触英语真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挫败,因为那时可能是词汇量不足,文章理解困难,题目也解答错误,这段时光无疑是最艰难的。但一旦度过这个阶段,你将逐渐能够理解文章并正确答题,所以对于英语基础稍弱的人来说,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持续努力就会看到进步。
今年对于英语作文,起初我跟着朱伟的小黄书背诵,但发现并不完全符合我的需求,于是我改为每周写作两篇来锻炼自己,实际考试中感觉表现尚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对数据结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及其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算法部分,重点在于掌握排序、查找等基本算法,并能分析其时间复杂度。操作系统则需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磁盘调度等核心概念。计算机网络则要熟悉TCP/IP五层模型,理解各层的功能以及常见的协议。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以下策略。一是系统性学习,按照教材或课程的结构,逐章逐节地学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理解和掌握。二是实践应用,理论知识需凭编程练习来巩固,例如在LeetCode等平台上做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定期复习,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每周设定一天回顾本周所学,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对难点,比如复杂的算法,我习惯先理解其逻辑,再尝试自己实现,遇到困难,我会查阅资料或者教他人。对理论性强的部分,如操作系统,我会画出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凭模拟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复习。模拟考试环境,控制答题时间和节奏,也是提升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备考过程可能会有挫折,但,坚持就是胜利。遇到难题别怕,因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是看谁能坚持到谁能从问题中找到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