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于10月1日按时启动,首先仔细阅读了一遍政治大纲解析,但未进行习题练习。完成首次阅读后,我紧接着开始了1000题的演练,每完成一小部分就会核对答案,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做个标记,并附上备注(提示:肖秀荣的1000题答案直接位于题目下方,既有便利也有干扰,我推荐初次做的时候用纸片遮挡,错误的地方认真查阅解释。最后阶段冲刺时,已无暇深究每个题目,只能依赖记忆了)。进入12月,发现知识点几乎遗忘殆尽,于是我又重新研读了一遍大纲解析,并回顾了2000题,就这样,差不多进入了新的一年。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期间,我的数学成绩相当出色,同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就着手复习数学。首先,我专注于阅读教材,没有去做课后习题,因为我觉得那些题目数量庞大,有些繁琐。我更倾向于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每个定理和定义,并亲自推导一遍。在这一个半月中,我专心致志地复习数学,每读完一章书,就会配合完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应章节。因此,在暑假来临之前,我已经几乎完成了整本书的练习。
暑假期间,我挑战了《基础过关660题》和《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回到学校后,我尝试了几套历年试题,能够在短短的一小时多内完成,感觉自己的状态良好。于是,我对数学的复习有所放松,偶尔做一些真题的部分来保持手感。十月份的国庆假期之后,我开始了颇具挑战性的400题训练。遇到难题时,我会花费将近三个小时去攻克,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而对于较为简单的题目,我通常花两个小时草草解答后就结束了。第一次做这些题时,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无题可做的时候,我又重新做了一遍,这次我投入了更多的专注力。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都知道,如果你阅读看不下去就没办法做题,我当时就是紧张的看不进去题。但好在语感还在,可能完型错的比较多但分值低,最后分数还算好。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就是背单词+做真题+看作文。复习的过程中,我是在图书馆借的单词书每天背几页,同时用扇贝单词APP找空闲时间背。单词这个东西反复背多少遍都不嫌多,好习惯要一直坚持。从6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要反复做,多做几遍总结问题。我用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除了真题它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我也买了,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完。总之考试之前都要保持手感。最后2个月开始看作文,把作文分成了9个小部分,按每个部分的套路补充好,最后就能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热力学的核心是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定律是整个学科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热力系统中。例如,能量守恒表现为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过程,熵增原理则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涉及热能和机械功之间的转换,理解和应用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容等至关重要。要熟练使用p-v图和T-s图进行分析,这些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出热力过程的变化。
再者,第二定律是工程热力学的灵魂,涉及到热效率和可逆性。卡诺循环的概念和分析是其中的重点,需理解其理想性和实际系统的差距以及如何凭改善提高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例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制冷系统、热机设计等问题,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计算题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它们能帮助你熟悉并掌握各种公式和计算步骤。
热力学中的熵和?函数也是重要考点,尤其是熵变的计算和?方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花费更多时间去理解和记忆。
别忘了关注热力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燃料电池、燃气轮机、蒸汽循环等,这些不仅能丰富知识面,也能在论述题中展现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