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半导体研究所光学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太早开始(即使政治理论基础很差,也不要太惊慌),因为背得越早,也忘记得越快,最可怕的结果是后劲不足。从9月4号至10月3日,我把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江湖人称“红宝书”)给看了一遍,除了思修没看,其它部分都认真地看了,但是没做笔记,只是在有些知识点上划了些横线而已。看完这遍之后,再参考考试大纲,对考试的范围和要求比较清楚了,但底气还是不足,毕竟太多知识点了,担心自己记不住。这段时间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我选择在晚上7点至9点这段时间看,因为感觉这段时间对政治理论的好奇心最大。每天都严格要求自己要看多少页,规定任务量是为了不让自己掉以轻心~看完一遍红宝书之后,我开始做《肖1000》,只做了选择题部分,没做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仅仅是看了答案,为了之后背诵的方便。选择题题量很大,而且有些是比较难的,某些部分你可能会错很多,但是没关系,重要的是能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究竟是粗心所致,还是压根不懂知识点,或是超纲。一定要多总结!做《肖1000》的目的是一则为了检验自己前面一个月的学习成果,二则为了巩固自己的知识。我的做法是前一天做了一些选择题,对完答案后,第二天再去检查那些做错的知识点,寻找病因。
考研数学方面:
基础阶段我只看了课本。看的时候算着时间,计划好暑假前怎么着得把书看完一遍。然后课后题大部分做了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做了标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错题后来又做了一遍。这个时候看书要注意有的章节是不考的,你可以看看考研辅导书哪些是要求的内容,或者大纲里边就有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对照着看。这个时候很轻松,有时候还要上上课,平均起来一天付给考研的也就最多五小时,每天看完计划的书就从自习室拍拍屁股走人,生活得还挺惬意。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的复习步骤是:自己做题1遍,跟着精读1遍,自己整理笔记、句型1遍,回顾各年笔记整理题型1遍,时间是从暑假开始的,大概做到11月初就结束了,所以大部分一共看过4遍题目,然后选择近三年的文章熟读,背一些句子,这些是后期后空就背,没空就算了,我实际上背完了也没有考查或回顾。完形填空关。我觉得完型是考察平时积累的题,他不考你特别语法类的知识,但就是那些相近词也容易把人搞崩溃,所以平时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各类词的用法,各类词组的用法还是有必要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部分。在光学工程的学习中,光学部分自然是核心。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两个主要领域。
波动光学主要涉及光的波动性,如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理解杨氏双缝干涉、菲涅尔圆孔衍射以及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对这些,理论理解和实验操作并重,凭亲手做实验,更直观地感受光的行为。透镜成像、反射和折射定律也是光学基础,需扎实掌握。
量子光学则是现代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光的粒子性,比如光电效应、光子的产生与湮灭、激光的原理等。这部分理论性强,要求有较强的数学功底,能处理量子态的描述和演化。理解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和薛定谔方程的应用,是学习量子光学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重要的是建立物理直觉,不是死记硬背公式。理解物理概念背后的逻辑,将抽象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帮助记忆和应用。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对难题,不要怕挑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析,甚至查阅相关文献,深化理解。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益。凭与同学交流,从不同的思考角度获取新的启示,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教师的指导更是不容忽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帮助突破学习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