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机械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硕士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苏州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无需提前过多规划或投入大量精力,尤其是对文科生来说,更无须过分忧虑。我个人选择的是全套肖秀荣的教材,他的所有出版物我都跟进购买,大约共有十本。按照他的指导,政治学习会变得轻而易举。在暑假期间,即七八月时,我会完成一遍1000题的练习,并结合最厚的那本书进行阅读(大学课本并非必需)。接下来的时间里,主要是持续做题。最后一个月,重点是背诵他编写的精简版小书和最后四套试卷。文科生不需要过于紧张,因为考试内容主要涉及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理解答题方法和步骤就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的任务是专攻教材,复习全书。教材要做到课后的习题基本每题都会做,即便是很难的题目,也必须有思路,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接下来做复习全书才会有效果。复习全书如果能在暑假前做两遍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大多数同学只能完成一遍,最迟应当在七月份结束时完成两遍,加深自己的印象。复习全书对于刚开始准备的同学来说挺难的,许多都不会,这也是正常的,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多练。不会的题目反复加强训练,终究能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5500个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在记忆单词的艰难任务中挣扎。我在初次考研时就败在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生词上。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能大致识别单词,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占据了英语考试的主要分数,自初中起,我就对此颇有自信,阅读速度快且准确率尚可。
充分利用真题至关重要。我一共做了三次,每次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当然,有些题目到最后我已经熟悉到不用看完全文就能选出答案。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新题型部分。起初,我迅速完成了历年真题,感觉做起题来犹如神助。那时我以为新题型并不难。然而,一个半月后做第二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错了那么多,我当时也是懵了,不明白为何第一遍正确,第二遍却失误连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是个谜。到了第三次,虽然比第二次稍好,但仍然不如第一次。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只能说可能是缺少了第一次的那种直觉吧。新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七个句子挑选五个放入原文,另一类是排序题,后者确实颇具挑战性。考前一周,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因为这种题型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这对于喜欢掌控一切的摩羯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应对新题型有个诀窍,那就是保持冷静。无论难度多高,都要耐心寻找线索,专心致志。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在之前的题目上提高速度,为新题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幸运的是,今年并未考查排序题,我也发挥了不错的水平,真是谢天谢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角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振动和波动的基本概念。在我看来,理论力学的学习需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抽象的理解能力。
扎实的基础是关键。你需深入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比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这些都是构建力学模型的基础。掌握好矢量运算,这对处理复杂问题至关重要。我建议凭做大量的基础题来巩固这些基本知识。
解题技巧也是提升分数的重要环节。理论力学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计算和推理,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和技巧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解决动力学问题时,使用动能定理和势能法简化计算;在处理平衡问题时,应用矩的方法会更有效。
再者,重视物理图像的建立。理论力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对物理现象的直观描绘,能够形象地画出力的分解或系统的运动轨迹,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力学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无论是教材上的例题还是历年真题,都需反复去做,去思考,去理解。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反思自有的思路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合理,这样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应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