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四川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份起,我每晚都会投入一些时间研读政治,大约用了二十多天初步完成了大纲的第一轮阅读。随后,我便在每个夜晚专心致志地解答肖秀荣的1000题集,遇到错误的题目,我会追溯到大纲中寻找答案来源。这样一轮下来,已接近十二月,我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为深入。接下来的一周,我重新通读了一遍大纲,紧接着开始了第二轮阅读,通常也是以一周为周期。谈到记忆这个环节,我一直对此感到抗拒,但逐渐领悟到读书实际上是一个从无知到认知,从意识到未意识到知之甚深的过程。尽管我是理科背景,但我坚信文科学习不应仅靠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反复阅读,每次重读都会有新体会。这种深入的理解反而有助于巩固记忆,这才是学习的目标。我的政治复习策略就是阅读,偶尔失眠时,还会看看选择题。进入一月后,只剩下两周时间,我购买了“20天20题”配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了背诵,注重理解和概要。带着这样的准备,我步入了考场。考试当天,由于时间分配不当,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部分竟未能作答,走出考场时我几乎心灰意冷,责怪自己连题目都没完成。然而,想到更重要的还在后头,我强迫自己调整心态。唉,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充满挑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算是复习最足的一门了,处于从小对数学的热爱,复习到后来总觉得复习其他是折磨,而做数学题是一种享受。如果时间充足,我建议先看教材,我是先大致的看了一下教材,发现看不进去,于是就从复习全书开始,有不清晰的地方再回去翻看教材。第一遍看的很慢,每天十几页的进度,也跟风的买了660题,虽然只是选择填空,做起来却很费劲,这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干脆放弃了。后来第二遍复习后还是觉得选择填空也很重要,于是又拿起了这本书,可是还是不会做,我只好看着答案,记下来我不会的方法,里面很大题目都是类似的,方法会了,也就不难了。后来是400题,真的很难,当我开始做模拟题的时候第一个准备做的题目就是400题,还是打击到我了,于是我转攻真题,真题很简单,而且有模式,就这样做真题,总结错题,让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暴露出来,再回全书中找到,最后400题也不是很难了。数学我的结果还算理想。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作文已经开始考察应用文,图表这类实用文章,那我们就彻底跟着命题组风向走,而且往上走,直接买一本好的雅思作文书!会有些人开始骂我,这不是好高骛远吗?!别急,你可以先借本雅思书,看看作文部分再说。雅思书的作文模板很多都是参考英国人的辅导书给出的,文风地道,句式多样,又有图表作文,书信等等,很合适的。反正也是干背模板,还不如背水平高的。这样的模板起码与普通考研书的template有区别,容易带来清新的感觉。而且雅思培训里对于图表和书信等应用文的训练有很多特别的练习,练习起来比较有意思,对训练实际水平很有作用。不过要注意,关键在于把雅思书里的范文取其精华,总结十到二十个好的开头结尾句型,总结十种左右的起承转合,背上一定量的优秀句子,但不要教条死抄,不要花时间在雅思里面的单词上,尤其在把模板句运用到考研写作时,不要生硬地把以前见过的所谓好单词也搞进去,免得用错,而且容易被考官发现破绽。最好是灵活运用,背的是结构和表达法,而不是砖头一般的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它是研究高分子合成、反应机理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学科。在这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加聚、缩聚、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等是基础。尤其是自由基聚合的链转移和链终止机制,这部分理论深入且复杂,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和记忆。高分子的立体化学,比如顺反异构和手性问题,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实验模拟,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高分子物理学主要关注的是高分子的物理性质和行为。这包括了高分子溶液的行为、玻璃化转变、结晶行为、力学性能等。其中,Flory-Huggins理论和Debye模型是理解高分子溶液性质的重要工具,理解高分子链的柔性和熵效应则对解析其力学性能至关重要。这部分的学习需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我会定期复习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并尝试用它们解释高分子的物理现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对复杂的化学反应或物理模型,我会先尝试自己理解其基本原理,再凭做题来巩固。我也会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来拓宽视野和深化理解。我强烈推荐进行小组学习,讨论和争论激发新的思考,帮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
至于实践环节,实验室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它能直观地看到理论如何转化为实际,也能锻炼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往往能引导更深入地研究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