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9月20多号收到书后打算从马原开始看,看了几页发现不仅看不进去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于是开始找辅导班,马原部分我基本放弃了大纲,然后做相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后期大概只完整的翻过一遍大纲解析。刚开始复习毛中特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老师讲课,会讲很多毛爷爷的故事,然后看大纲做1000题,做1000题的时候我都是用铅笔做题,对过答案以后把错题的答案擦掉方便后面重做,这样完成了政治第一遍的复习。因为觉得自己马原复习的还不错,所以第二遍复习直接跳过了马原从毛中特开始,每天看1-2章的毛中特再看1-2章的近代史,同时把之前1000题里的错题重做一遍。完成第二阶段的复习就差不多到12月了,最后阶段主要以看肖秀荣时事小册子、研究真题、做背预测卷为主,市面上比较热门的预测卷上的选择题我都做了一遍(大部分都不像真题的感觉啊,不过就当巩固知识点了),然后按模块把近十年的真题选择题做了一遍,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着大纲查漏补缺,这样差不多又过了一边大纲。考前也最好看一下真题里大题的解析,知道答题的套路。因为时间不够用,只背了一套肖四就上考场了,但今年的大题我也差不多都用肖四上的答案套上了。
考研数学方面:
能拉开分数的,或者说能提升总分的大概只有数学了。数学很重要,它是一门工具。对于数学的复习没有捷径,还是要把相应的知识点掌握、理解,然后结合模拟题和真题进行巩固、提高。数学的复习要多动手,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复习书看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作对,对于一些概念、公式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解记忆,一个公式自己推导一遍肯定比死记硬背来的深刻。另一方面,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关于数学方面的复习资料书店网上有很多,基本都大同小异,选择一些就可以了,资料多了也做不完。我当时的复习安排:复习全书(3遍)+选择填空660(2遍)+400题(2遍)+历年真题(3遍)+超越考研135(1遍)。数学其实考得都很基础,每年考得题型也都是那么几类,重要的是要会灵活运用。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良好。今年的英语偏向于简单,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只偏重于阅读理解,作文给分也占有很大比重的。阅读理解的话一定要做真题!重要的话一定要说三遍!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市面上的任何预测卷没有做的价值,因为和真题的质量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而且真题不应该只做一遍,要反复做。做多了你才会知道真题的出题规律,当然你不能仅仅是以记住答案为原则去做的,要是怕记住答案的话,最好时间间隔长一些就可以了,毕竟人的记忆力也是有限的。背单词的话推荐朱伟的《恋恋有词》,最好过两遍,然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强烈建议在做阅读的过程中去背单词,效果更好更有针对性,单纯的背单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背单词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理解,还不如直接来运用方便一些。真题的话市面上都有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据说张剑和老蒋的不错,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这门课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础理论。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对电阻并联、串联的理解,以及如何计算总阻抗,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基尔霍夫定律,则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金钥匙”,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要能够灵活运用。
动态电路和交流电路是考试的重点。RLC串联谐振电路、RC低通滤波器等模型,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特别是谐振频率的计算,不仅要求准确记忆公式,更需理解其物理意义。相位差的概念和计算也是高频考点,需熟练掌握。
再者,电路的状态分析,如直流工作点、瞬态响应、稳态响应等,是另一个重要部分。这里涉及到微积分的应用,比如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的自然响应和强迫响应,需对微分方程有一定的理解。数学工具是解决电路问题的强大武器。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动手实践。电路不是纯理论的学科,凭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尝试搭建简单的电路模型,观察其运行情况,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题目是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的最佳方式,历年真题的价值尤其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侧重点。
复习过程中,建议形成自有的笔记体系,将复杂的概念和公式简化,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重新阐述,这对后期的复习极其有帮助。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