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紧紧跟随肖老师的步伐,购买了他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但假如你的政治复习起步像我这样迟,其实不必一开始就啃《精讲精练》,因为它真的太厚重了。我每天都在翻阅,直到11月才勉强完成第一轮,而之前学过的内容几乎忘光。更夸张的是,我在11月和12月还反复读了三次,真是折磨人。《精讲精练》通常在四五月份出版,那时若已决定考研,就可以入手了,因为内容详尽全面。我个人特别喜欢近代史部分,一口气就读完了,记忆犹新;毛泽东思想概论相对枯燥,建议自行整理关键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为简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则需要深入理解;至于形势与政策部分,可以留到最后,用肖八和肖四来应对,毕竟分数有限(不得不提,肖四是绝对的神器!一定要买!一定要做!一定要背!考前即使熬夜也要背完!它精准预测了五道大题)。无需急于练习大题,专心做好《1000题》和肖八的选择题,大题的部分学习一下答题技巧就好。最后阶段,拼命背诵肖四的大题就行(我自己大约在考前10天才开始准备大题,当时毫无头绪,后来全靠背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要掌握高等数学,需要投入大量努力,尽早复习是明智之举。这四本高数教材确实具有挑战性,我本人选择了较为艰深的《高数十八讲》和《线代辅导讲义》(我个人认为这是考研的最佳辅助材料)。选择哪种参考资料并不关键,关键是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练习。我完成了两轮辅导书的学习,如果时间允许,强烈推荐做第三遍,随后再开始接触真题。在做真题时,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它们并非衡量标准。整个学习过程可大致分为打基础、巩固提高和冲刺三个阶段。我的建议是,每个阶段都应提前开始,不宜延误,并且要严格执行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自八月暑假期间起,我专注于撰写作文,大约全力以赴地完成了30篇左右。自我感觉准备得相当充分,然而在实际考试中却表现欠佳。关键症结在于草稿环节,平日练习时忽视了控制打草稿的时间,结果在考场中发现时间流逝过快,导致心态失衡。因此,我建议各位在日常练习写作时也要设定时间限制,避免滥用时间,这确实是个应改正的不良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这是所有经济分析的基础。不仅要理解市场如何凭价格机制调整供求平衡,还要学会应用这个理论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对供求模型,要深入理解它的图形表示,熟悉移动的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均衡点。
宏观经济学部分,重点关注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国民收入核算公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需熟练掌握,并能进行实际计算。经济增长理论则要理解储蓄、投资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货币银行学中,理解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至关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理解它们的实施方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是重点。消费者选理论,如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是理解个体决策的基础。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则是企业行为的关键。市场结构理论,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需理解不同市场的特点、厂商的行为及价格决定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策略。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理解原理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多做实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定期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
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也要注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适应考试环境。
不要忘记关注经济学的最新动态,阅读经济学期刊和论文,这样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