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安全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南交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安全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安全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正如前辈们的忠告,这门课程确实不适合提前太多时间启动,我诚恳地建议你别不信邪。它的得分关键在于后期的全力冲刺,特别是在最后几个月。假如你觉得记忆力有限,最好在暑假过半时才着手准备。我在假期里稍微接触了一些政治内容,通常是在学习别的科目感到疲倦时,随手翻开肖秀荣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随便看看,顺便做一些练习题,以逐渐了解考试的基本范围。
正式的复习工作应该在九月份大纲公布后开始,那时我会对照精讲精练仔细研究大纲(用彩笔标注得十分详尽)。接着,我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在最后阶段完成他的八套卷、四套卷,以及蒋中挺的冲刺卷选择题部分。然而,由于我个人的政治基础不太扎实,最终的成绩并未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考试时,我将试卷上的每个空格都填得满满当当,几乎无隙可寻,以至于旁边的同学在我在最后一刻填满剩余空白时,眼神中流露出惊讶。我觉得即使回答得不够理想,老师们或许也会因为态度认真而有所加分吧。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有点像张宇的卷子。复习初期重要的是基础,全书上的每个方法,题目都要尽全力掌握。我看的是张宇的高数,和李永乐的现代,还有李永乐的全书。他们的书各有所长,我把李的全书看了俩遍,张宇的高数看了三遍以上,还有李的现代也看了三遍以上。之后10月份开始做4套真题,每套试卷做的分数基本上130以上。然后开始张宇八套,和李的6+2,这些比较难,不必按3小时来做,有些题目也不必死抠,实在不会就看答案。这时候也每天抽一定时间看全书。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4套,还是很难,但是今年的考题也这水平。然后就是剩下的真题,而且每套2小时就做完了,因为好多题目已经再全书上做过,分数不是很客观。这时候就看看错题和笔记。然后考试。考试坐到大题就蒙了。好多不会的。所以避免失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在九月时,我的词汇量还远远不足,阅读理解真题平均每篇至少犯七处错误。尽管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可以(即便大学三年没怎么学习英语,四六级也只是勉强通过),但英语的核心绝对是词汇!阅读理解为何频频出错?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认识那些词,换句话说,就是读不懂文章的意思。于是九月看到这样的错误率,我着实焦虑,急忙寻找解决策略。在此,真心感谢王江涛老师的曲线记忆法,起初我以为这只是空谈,亲身体验后才深感其妙不可言!这绝对是个应急的好方法。如果你现在有充足的时间,务必开始背单词,无论选择哪种书籍,有序或无序,别担心记不住,关键在于反复记忆。坚持到九月,大部分单词你应该已经能熟练掌握,此时再运用曲线记忆法,效率会大大提高。大约50天里,早晚都要安排背诵任务,利用那份记忆图表,可在新东方出版的写作分册前面找到。比如早晨背A组,晚上复习A组,次日早背B组,晚背AB组。我打印了一份5500个大纲词汇的简版,按字母顺序每日一背,不能间断。有同学后来告诉我,实际上有人按平均分配而非字母顺序背单词,但我尝试后发现效果欠佳,因此建议还是遵循字母顺序,或许某天需要背许多C开头的词,另一天E开头的词却很少,不论数量多少,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就这样,我坚持了十天后,明显感觉英语水平有所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也是理解算法效率的关键。重点掌握线性表、栈、队列、链表、树(包括二叉树、平衡树等)、图以及哈希表等基本概念及其操作。对这些,不仅要知道它们是什么,还要明白其内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例如,理解链表和数组的区别,何时使用栈或队列,以及如何凭二叉搜索树进行高效查找等。
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排序和查找算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二分查找、广度优先搜索等都是必考内容。不仅要能编写出正确的代码,更要懂得分析其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这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再者,程序设计能力是核心。C++、Java或Python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熟练掌握是基础,能够用代码实现上述数据结构和算法。好的编程习惯和规范,如注释、变量命名、错误处理等,也会影响到代码质量和阅读体验。
我还推荐大家多做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LeetCode、HackerRank等在线平台提供了大量的编程题目,既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升编程技巧。参与一些编程竞赛,如ACM/ICPC,锻炼你在压力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和应用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的关键在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考。你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这需时间和大量的练习。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地去理解每一个细节,不断反思和改进自有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