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重大资源与安全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基于我的体验,我提议从7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学习,初期保持每天两小时的学习时长,后期可逐步增至三小时,具体时长依个人效率而定。7月至8月,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议每日清晨研读一章!我当初采用的是徐之明的“超级红宝书”,先阅读教材,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避免在课堂上迷失方向。进入9月至11月的冲刺阶段,继续之前的进度,依次复习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此时,每天保持三小时内学习,并搭配肖秀荣的1000题和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本。不过要注意,辅导资料不宜过量,因为基本知识点大同小异,我个人认为“超级红宝书”最为详尽。接下来就是做各类模拟试题的关键时期。最后的12月直至考试前,全力以赴地背诵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政治,如风中劲草、肖四、任四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较好,只稍微谈一下数学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数学的成绩与学习时间是绝对挂钩的,方法固然重要,时间也很重要。考研数学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是基础题,考的是做题的耐心和细心。首先,我所用的资料比较多,考研上学期基本上重心全在数学,李王复习全书、二李复习全书、张宇36讲、张宇1000、李永乐660的一部分、真题、张宇四套卷和合工大五套卷。其中一部分我做了不下两遍,之所以列出来不是让大家跟我一样全做,而且有些人认为题不是越多越好,虽然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希望大家在做完课本之后能够选择合适的全书来巩固知识。其次,数学题海茫茫,保证了时间后,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对于数学来讲,总结非常重要,市面上很多书总结的很好,没必要自己非要做笔记,但无论用何种方法,记在脑子里最重要。最后,如果大家做完真题之后还有时间,一定要去做一下模拟题,不必太多,不必在意分数,做模拟的目的就是训练自己对新题快速应变能力,严格计算时间,因为坐整套真题的时候会发现都做过了,所以需要模拟题来训练自己,我极力推荐合工大五套卷,不是很难,比张宇四套卷易,比真题难,不过说起来今年的真题,个人感觉合工大的难度还是挺相似的。这些方法希望大家则其善者量力而行,选择合适自己的资料和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英语的真题我只做完型阅读。把真题所有文章都翻译了一遍。先做一遍看看自己到底错多少个。然后把生词找出来查意思,再开始逐句翻译。不要担心写的很生硬啥的,尽量翻成完整的文章。翻译完后再对照真题解析里的翻译,修改自己的错误,并将原句小小列出来在旁边。对了,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回到原文中。你看完自己的翻译再看错题一定会有新发现。每回翻完一篇改过后都是一片红,但是真心有效。最后阅读翻译都轻松多…这项工作我是从八月底开始的也是尽量一天翻一篇…阅读:新航道那本阅读挺难得,四篇一单元,不过我就每天尽量做两篇。做完还会把里面生词找出来记在本子上。虽然最后没完全做完,但还是阅读多练总比不做事好的…当然不能敷衍着去做,错题都不回原文找答案的话,那做着就没啥意思。作文:又是没啥经验的,英语作文不太难,但我这种初中作文水平还是很囧。我试着自己每篇去写,写完再在隔壁页抄下范文。作为低端选手只能说不会写起码一定要学着背优秀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岩石力学二是一门结合地质学、材料科学以及工程力学的综合性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岩石这种复杂多变的介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这门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岩石的基本性质: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率、渗透性等)和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等),这是分析岩石行为的基础。
2. 应力应变关系:掌握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理解线性弹性、塑性和非线性行为。特别要注意剪切破坏和压缩破坏的区别。
3. 岩石的破坏机制:包括裂纹的形成、扩展和稳定性分析,以及岩石的断裂力学理论,这部分需对弹塑性理论有一定的理解。
4. 地下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如隧道掘进过程中的围岩压力预测,岩爆预测,以及支护设计等,这些都是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5. 实验技术:包括室内试验(如三轴试验、单轴压缩试验等)和现场监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这些实验数据对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都至关重要。
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以下几点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1. 理论联系实际:岩石力学二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凭实例或者模拟实验来理解理论会更直观有效。
2. 数学工具的应用:岩石力学涉及到大量的计算,熟练运用微积分、概率统计等数学工具能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3. 重视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岩石力学的问题往往复杂且开放性强,凭集体讨论激发思考,碰撞出新的观点。
4. 多做题,多反思: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做错的题目要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找出知识漏洞并及时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