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力学研究所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政治复习,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各有不同。但我希望你们能避开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我要说的是,暑期并不适合复习政治,那样只会白白消耗时间,最好把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和英语学习上。通常在九月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会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通称“红宝书”),去年是在九月中旬,这将近400页的书和1600道题目,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读,特别是在十月到十一月期间,十二月我又重新看了一遍1600题及答案解析,事后反思觉得浪费了不少光阴。其实在十月份,就已经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这本书了,由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大家都昵称为“风中劲草”。然而我没有对比过,后来购买了“核心考点”,它在网上和一些实体书店都能找到。认真阅读后,我发现“风中劲草”是编辑得最为精心的一本书,书中不同颜色和字体使得内容虽繁但极具实用性,能帮你省下很多时间,并且配有详细的练习题解答。真心推荐大家不必沉溺于“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它的精华版,效果非常理想。当然,看一遍“红宝书”肯定也有帮助,我不因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在“红宝书”和1600题上,只用两个月读“风中劲草”就否定“红宝书”的价值。“核心考点”还会标注每个知识点在过去几年是以何种形式(单选、多选或分析题)考过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学生可能寄希望于在最后两个月死记硬背作文模板,诚然,模板确实能提供一定帮助。然而,考虑到那时各科复习的压力,你能确保自己能专心致志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吗?若想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笔走如飞,关键还在于平日的积累。这样的努力不仅会使你的分数提升,更能实质提高你的英语能力。在积累的过程中,应注意整理相关主题的素材,熟悉这些主题所需的词汇,并尤其注重积累常用词的同义替换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的核心是牛顿三定律。这不仅是力学的基础,也是所有物理科学的基石。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不仅要这些定律,更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凭受力分析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者利用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动态问题的求解。
掌握质点动力学和刚体动力学的知识至关重要。质点动力学主要研究单个质点或有限数量质点组成的系统的运动,刚体动力学则扩展到了更复杂的系统,包括旋转和平移的结合。这部分的内容需对矢量运算有扎实的理解,也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再者,振动理论和波动理论是理论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涉及到周期性运动,如弹簧振子、摆等,以及波的传播,如声波、光波等。理解和应用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数学工具,帮助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是最有效的。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动手做题。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也很重要,这样保持对整个学科体系的清晰认识。
参与讨论和交流也能帮助深化理解。无论是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还是向导师教困惑,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启示。我还经常参加线上线下的学术活动,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对我拓宽视野,提升思考深度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