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精密仪器及机械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为理科生,所以一开始准备政治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头痛的,大概在8月底正式开始准备。第一轮是看《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本书,每看一个章节会刷一个章节的配套1000题,结合答案在《精讲精练》这本书上做出标记,以表示重点,方便复习时再看。第一轮大概在9月底结束。第一遍看时看得比较粗略,主要掌握大致框架,梳理一下脉络。接下来是做题方法:知识点精讲精练以单元复习,看完书立马做1000题,我是坚持做两遍的原则,所以两遍都没把答案全写在书上,而是找的白纸写的,做完两遍差不多知识点都掌握了,接下来的时间对我来说时政出来了也,就看时政刷题,之后是八套题,一套挨着一套过,重在选择题,大题看思路就好。肖四的话自己先做,然后统统背过。尽管近年来考研反压题的形势很严峻,可是真的多谢老师的系列丛书了,至少让你在考场上面对试题从容淡定。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后期数学的复习,我想强调的是,在完成全书的第三次通读之后,我通常不再频繁查阅全书,而是将其作为工具书,仅在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时才参考。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每天早晨预留三个小时来模拟实际考试环境,一整套一整套地做,并深入解析我不懂的部分,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彻底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自七月底起,我每日清晨必去图书馆先投入半小时背诵单词,依据清单逐个击破。七八月间,每日平均消化两至三个清单,若遇到陌生词汇量较少的情况,我会选择多学习一些。初期阶段的重点在于巩固基础,因此勤奋背词至关重要,这样后续做真题时能更流畅,尤其是那些常考词汇,必须熟记于心,因为它们常常在试题中反复出现。与此同时,八月中旬起,我开始着手做历年真题,每周坚持两套。真题无疑是提升英语分数的关键,整个备考期间,至少要完整做三遍,并且对答案解析要仔细研读,其中对复杂长句的剖析及额外知识点的拓展最好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查阅温习。我的英语作文复习启动得相对较晚,直到十月中旬才开始。起初是背了又忘,反反复复,过程颇为煎熬。背完后我会尝试默写,再找不同题目自行练习写作。随着练习的增多,我逐渐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语句和模板,考试时就能灵活运用,切忌全文依赖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光学的基础是光的物理性质。需深入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特别是电磁波理论,这是解释光的行为的基础。对光的传播规律,如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要熟记于心,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光的色散现象也是常考点,需了解其原因和影响。
成像理论是工程光学的核心部分。透镜系统的成像公式、薄透镜成像规则、像差理论等内容都需深入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做实验模拟,凭画光线图来直观感受和理解成像过程。
再者,干涉与衍射是光学的重要特性,也是许多精密仪器设计的基础。杨氏双缝干涉、菲涅尔圆孔衍射等经典实验要深入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计算和解释实验结果。傅立叶光学是理解这些现象的数学工具,掌握傅立叶变换的基本知识对深入理解光学系统非常重要。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也不能忽视。从自然光到线偏振光、圆偏振光的转化,以及偏振光在光学元件中的行为,都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偏振眼镜、液晶显示器等,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一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凭阅读教材、笔记和做题来巩固。另一方面,实验和实物模型帮助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使用历年试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