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建筑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四川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一开始很惧怕政治,虽说政治是要靠自己背,但辅导班老师传授的解题思维方式的确很重要,他会告诉你题目陷阱在哪里,遇到不会的题该怎么解。在考场上,我就运用了老师教的一些方法,效果不错。从7月开始跟着辅导班走,但真正开始认真看是从9月份开始,我没有买大纲解析,因为我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抽象,很难,对于我这种政治小白来说,理解内容特别重要啊,所以我就买了《肖秀荣精讲精练》,超厚的一本书有木有,但看完了一遍之后,确实理清了脉络。为了练习选择题,还要看《肖秀荣1000题》,当然后期少不了要看肖四,肖八,其中肖四是必背的,今年大家都觉得肖四被反压题了,但我觉得背了肖四还是很管用啊,我就只背了肖四。同时,我还参考看了辅导班的资料和卷子啥的。总之,自己多看,看多了之后题感就来了。
考研数学方面:
尽管今年的考题难度有所提升,但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不在少数。从四月份起,我一口气攻下了基础和进阶阶段的学习资料,并精心制作了两本个人珍视的笔记,几乎每天都查阅以巩固记忆。之后,我投入了李永乐老师的全程教材,其中的题目类型都是经典之作,得益于课堂讲解的基础,我在解题时感到相当自如。十月份起,我开始挑战历年真题,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从八十年代末到十五年的试题,剩下几套作为日后模拟考试之用。第二次刷真题时,我选择了宇哥的真题解析,完成后再转向模拟题,我尝试了合工大五套卷,宇哥的八套卷以及李永乐老师的6+2系列。后期,我每天早上会设定三小时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做题,次日再花上午时间批改并整理错题,因为错误是非常宝贵的复习资源。学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练习,题做得多了,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升。有趣的是,我的考研分数居然与宇哥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平均分相差无几。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同时持续每日复习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词汇学习策略遵循“快速预览+定时复习”的模式,类似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我使用的是《红宝书》,起初会迅速通读两遍,遇到陌生的词汇就做个标记,目的是快速扫瞄,不必一次性记住,有个初步印象就足够了。这样全书过完两遍后,就能筛选出第一批难以掌握的“顽固词汇”。
然后,我每天专注于两个单元,将这些顽固词汇抄录到笔记本上,仅写英文,每个单元占据一页纸。一周后,我会增加复习内容,每天除了学习新的两个单元,还会回顾一个之前学过的单元,并在笔记中标注每次复习的日期。对于仍未掌握的词汇,我会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标出,并在同一页面空白区域抄写其含义。目标是确保每个单元至少复习三次,每次复习之间的间隔逐渐延长。
这个方法看似繁琐,但实际上每天所需时间不超过20分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其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环境系统的构成、生态平衡原理、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等。这些基础知识需凭阅读教科书和相关文献来扎实掌握。
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是环境学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你需关注全球及国内的重大环境事件,比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机制和社会经济因素,并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部分知识凭阅读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或者参加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来积累。
再者,环境法规和政策也是考试的重点。你需了解我国及国际上的主要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京都议定书》等,理解它们的目标、规定和执行情况。这部分内容凭查阅官方文件和法学教材来学习。
环境监测和评价技术的学习也不能忽视。熟悉各种环境参数的测量方法,如水质、空气质量的检测,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会在考试中出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环境学的关键。尝试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或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做模拟试题,复习历年真题,帮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