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北师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西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政治开始时间不要太早,9月份开始一点都不迟,可以跟着新大纲复习,前期把马原哲学部分理解好,把十年真题哲学题看一遍,其他题不用看,因为每年的提法都会变,其实时间紧张的话等到十月分再系统复习政治也来得及。政治方面我选用了四本书,真题,大纲解析,考试分析,序列二。最后阶段在网上下了个考试分析瘦身版,资料就这些。客观部分能得到这个分数,我想已经够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又不想多花时间的话,大纲解析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很多人诟病此书重点不突出,其实,那么薄的一本书,重点不突出又能怎么样呢?一天三十页,十天可以看一遍,你看个三四遍,把序列二做一下,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这远比你们去看其他厚厚的辅导书划算多了。我习惯于先把书看一遍,一科一科的看。至于主观题,答案以考试分析为主,背考试分析比二十天二十题之类的要轻松,那个瘦身版加起来也就二十页不到吧,标准答案就出自考试分析,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核对。我因为时间原因,考试分析看了四五遍,没来得及背,所以主观题得的分还没有达到我的预期(PS:当然我的预期还是有点高~~~)。
考研数学方面:
关键是“梳理错误题目”!在每个复习阶段结束后,都要重温和纠正之前的错题。我自己习惯在模拟考试前先回顾错题,如果一个题目连续正确做了三次,那就没必要再保留了,这样的筛选后剩下的题目都是重中之重。在考试前三到四天,停止接触新题目,专心致志看错题,把更多的时刻留给政治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考研英语资料如下:《红宝书》词汇、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以及王江涛的高分写作。从三月启动复习计划起,我就开始坚持背单词直到考试,但我更倾向于看或读单词,而非传统的死记硬背,这适用于我所有的学习科目。我参考了朱伟的《恋恋有词》来记忆单词。四月时,我开始了张剑的阅读练习,不过只完成了大约一半,错误率颇高,平均每篇错三个。即便对照答案解析并翻译成中文,我仍会出错,有些题目我甚至持有不同见解,怀疑模拟题可能存在偏差,于是便放弃了这部分练习。六月转而投入真题的研习,我购买了三十年的真题集,从八十年代的题目入手,非常简单,随后尝试了九十年代的,难度适中。从2000年起的真题,我推荐你们从这个阶段开始认真做,效果较好。我每天在英语上花费约两到三个小时,近两个小时用于单词,剩下的时间做题。由于我不执着于深究细节,如句子剖析和语法分析,仅做整体翻译和核对答案,因此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经验可供分享。十月份我开始了第二轮真题训练,十一月仍在继续,十二月则开始背诵作文,模板并不是好选择,我建议直接背整篇文章。幸运的是,今年的英语试题相对简单,我在客观题部分只错了两个完形填空,被扣了一分,翻译部分我都完整地表达了,关键内容无误,自认为作文发挥得也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理解和掌握其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波函数、薛定谔方程、测量原理、不确定性原理等。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例如,波函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工具,它包含了粒子的所有信息;薛定谔方程则是描述系统随时间演化的基本方程;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则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特性。
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解法技巧也很重要。这包括分离变量法、微扰理论、变分法等。其中,对常见的势阱问题、谐振子问题、自由粒子问题等,需能够熟练地使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微扰理论则是处理复杂系统的重要手段,如能级的精细结构、超精细结构等问题。变分法在处理无精确解的问题时非常实用,如哈密顿量形式不明确的情况。
再者,量子力学的应用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比如,固体物理中的晶格振动、电子能带理论,这些都是凝聚态物理的基础。你需理解能带结构如何决定材料的导电性,以及如何解释超导现象等。
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量子力学的实验验证,如双缝干涉、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不仅要求你理解其实验原理,还要能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多做题、多思考。量子力学的题目往往需深度理解解答,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遇到困难时,不要怕麻烦,找老师或者同学讨论,甚至自己模拟实验,这样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