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尽管我的政治成绩不算突出,但我仍想分享一下复习策略,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我大约在8月底大纲解析发布后启动政治复习,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才逸八套卷和风中劲草。首先,我会仔细阅读大纲解析,每一章节配以一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客观题(由于此书需反复使用,建议避免直接在书上书写)。作为理科生,学习政治对我来说是个挑战,起初读不懂书,做题也一头雾水,只能强迫自己坚持,第一遍看完仍感困惑,不知所云。第二次阅读时略有改善,这回我把重心放在1000题中的错误题目上,理解答案解析,并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在大纲解析中标注出每道题对应的知识点(单选和多选分开)。如此一来,第二遍结束后,书上布满了标记,明确了考试的关键点,再看书就清晰多了。接着,我不断做1000题以巩固知识点,解决所有不懂的地方。进入10月,模拟试卷开始发售,我会立即完成其中的客观题,以此评估复习效果,错题要格外留意。到了12月,我开始准备主观题,熟记肖秀荣的四套卷,尤其重视八套卷,但由于后期记忆压力大,20天20题只背诵了一部分。我认为背诵模拟卷主观题的目的并非期望原题重现,更重要的是它们能提供答题思路,许多表达可应用于多种题目,考试时稍作调整就能应用,因此对于主观题不必过于焦虑。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先说下教材,我用的是李永乐复习全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线代讲义+张宇真题大全解。复习全书几乎是人手一份。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好好把握!时间节点问题,数学至少复习三轮。第一遍暑假9月之前,数学全书加讲义要过完一遍,中途有特别难懂的不必纠结,做上记号留到第二轮,能做笔记就做笔记,以后复习会有用。第二轮10月之前还是做复习全书和讲义,这一遍要力争每个问题都搞懂,尽量每一题自己用笔算出最后答案。这个过程可以配着其他习题做,张宇1000题或基础660什么的。660是本很神奇的书,我当时没有做完,里面考得东西很概念很基础,可就是不会。第三遍,国庆假期可以开始动真题了,按照老师说的买了30年真题。确实像老师说的,十几年前的题目,改一改十几年后又来考了。但这又花了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真题并没有全部吃透,时间不够还是别做30年真题,00年之后的就可以了。早年的卷子里积分类的可以做一做。卷子最好是成套地做,真题最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好好研究,至少做两遍。考试前两周如果真题做完了,可以做些别的机构的模拟卷,合工大超越五套卷不错,考试前书店会有卖,如果时间不够,只做真题也可以。然后就是真题模拟,留几份近年的卷子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我遵循记忆曲线,不断地重温已学过的词汇,确保每天复习的数量超过新学习的。早上,我会兼顾记忆新的单词并复习旧的;下午则专注于复习当日所学。虽然这个过程极其艰辛,但其价值不可忽视,因为能让我在阅读时几乎不受生词困扰,即使偶尔碰到一两个陌生词汇,也不会对理解造成太大障碍。有人主张考试前夕应持续背单词,但我选择了相反的做法,由于后期时间紧迫,我暂停了背单词,转而全力投入阅读练习,碰到不熟悉的词汇就查阅含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科学,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核心主题。理解这些概念的基础是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模型,如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的骨架,理解和运用这些模型帮助解析现实世界的经济现象。
对经济增长,要深入理解Solow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它们解释了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失业问题则需掌握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等相关理论。通货膨胀部分,了解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的通胀机制以及如何凭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至关重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理解政府预算、税收、公共支出与总需求的关系,以及中央银行如何凭调整货币供应影响利率和经济活动,是这部分的重点。不要忽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比如 Mundell-Fleming 模型和IMF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要。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经济数据中,例如分析GDP增长率、CPI变动、汇率波动等,这能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学。阅读经济学家的文章,关注经济新闻,也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我还建议大家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做题,你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找出知识盲点,并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节奏。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记忆和理解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