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工程学院土木水利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方面,参加课程是必要的,特别是有导师指导会更有帮助。强烈建议将复习班安排到十一假期期间,这样当专业课程让你感到疲惫时,转而看看政治内容可以起到舒缓作用。最后阶段,记得关注二十天二十题、肖四和任四,这些都是必看的资料。对于政治答题,一定要尽可能填满答案,这是文科生的基本素养。同时,报名冲刺班和点睛班也是有益的,因为专家的指导往往能提供宝贵见解。对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我个人推崇肖秀荣的观点。关于书籍,我推荐以下几本:1. 1000题(虽然我没怎么做,但还是买了以求心安);2. 核心知识点提要(这本书我几乎翻到破烂);3. 背诵版(我稍微背了一些,内容与8套卷有些重叠,同样翻得非常熟);4. 8套卷(做错的选择题需要记住,大题则提炼成要点,大约一百来字要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理解概念、拓宽思路和稳固计算能力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将无法高效且准确地解决问题。作为理科学生,这方面通常具备一定优势。关于《李永乐全书》,网上的推荐想必不少,我的学习资料也主要来自此书,但我会额外准备一本个人笔记,整理相同知识点、易错点及日常领悟。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推荐大家效仿;若时间紧迫,则不必强求,四次通读《全书》足以应对。坚持每日一份数学试卷!首先使用张宇的真题集,预计耗时29天完成第一轮,紧接着再用约20天进行第二轮。随后是张宇的八套预测卷,需8天时间。接着,第三次重温真题,但这次选择李永乐的详细解析版,仅做2006年至2020年的题目,早期年份可略过,预计11天内完成。此后,做张宇的最后四套卷,以及合工大的五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长难句:推荐何凯文的长难句一书,很薄,但是东西很全,例句都是历年真题的句子,比较有用,但由于自己的时间很紧没有看完,还是全新的。我自己完型阅读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就是做卷子,大概9月多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从97年到14年,留了3张考前培养感觉,基本是一天一张,作文和翻译不写,定时计分,18张卷子很快就写完了,我买的是黄皮的历年英语真题,答案很详细,做完了会逐句看他的翻译和每句的分析,特别是长难句的,每道题的解析也很详细,基本看完了长难句翻译和答案解析问题都能解决,这一段时间自己在尽力的提高自己长难句的翻译能力,自己在有意识的去分析长难句的结构和意思,最后确实经过一段时间能感受到自己这方面能力的提高。真题做完后,一直到考研前,就一直在买模拟题,后面试卷感觉不够,就基本两天一张,基本主流的模拟题全买了像王江涛的、何凯文的,反正一直在尽力保持每天都做阅读和完型保持手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土力学是一门将地质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主要探讨土壤的性质、行为以及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在我看来,掌握土力学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理解土壤的基本特性至关重要,如土壤的颗粒大小分布、含水量、孔隙比、内摩擦角等,这些都是分析土壤稳定性和强度的基础。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读教材,凭实例解析来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掌握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破坏准则也是必不可少的。土体在荷载下的变形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我通常会凭做习题和模拟实验,例如三轴试验,来直观地感受这些理论的应用。对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理解,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反复推敲和思考。
再者,土力学中的地下水动力学部分也极其重要。如何处理土壤中的水分运动,防止渗透破坏,是土木工程中的一大挑战。我建议大家在学习这部分时,不仅要理解基本的流体力学原理,还要熟悉相关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土力学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联系要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基础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还是地下结构的设计,都需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我经常参加导师指导的项目实践,凭实际案例提升自有的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