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需要提前学习一下马原,马原很难,思维方式与日常不同。政治的复习时间是9月份开始,。政治一定不要等到后面才学,来不及的。政治人手一套肖秀荣的题。一定要注意选择题,选择题才是关键,大题很难拉开差距。对于那些实在不想背的同学,一定要好好看肖秀荣的8套卷,4套卷一定要背下来。想拿高分的就踏踏实实的学,我也不爱背书,但是后来跟着腿姐,背了冲刺宝典,分数来源于你付出的努力。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觉得基础比较重要,所以我开始就开始啃高数课本,书也要从头到尾,全都过一遍,把书上的例题讲解全都弄懂,这样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架构,就知道了数学讲的那些东西。课本看完之后,就跟着老师上课,然后做李永乐的辅导书,同步跟进,一遍看全书,一遍做同步练习题,就这么慢慢来。全书看完了,我就开始做题,真题啥的全都做了。最后一个月不停地做模拟卷,我把市场上卖的卷子,张宇,李永乐等的卷子全都做了,大概做了有60套模拟卷子。很多人复习数学喜欢把错题抄下来,但我觉得没必要,我只把错题标记了,之后去看看就行。还有就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数学复习到后面一定要把不懂的都弄懂,做题时发现有不熟的地方一定要回去翻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我购买的备考书籍包括蒋军虎的《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精读80篇》、《完型填空精炼40篇》,以及张剑编著的从2007年至往年的历年考研真题集。可能我还买过一本蒋军虎的翻译教程,至于作文书,我记得也是同一系列的,不过由于考试结束后我把所有英语资料都处理掉了,所以细节有些模糊。我对真题进行了至少两次以上的深入研习,初次接触时,无论是阅读还是完形填空,我都逐句翻译,遇到不懂的词汇便查阅词典,并将其整理在两个笔记本中。次日,我会抽出时间回顾前一天所做的笔记。对于真题中的生词或关键词汇,我要求自己熟记于心,做到一见即识。当真题重复练习不够时,我购入了模拟试题以保持手感,但难度较大,常常在完形填空中错7至8题,阅读理解也经常错4题以上。我确保每天至少用一小时来做英语练习,通常在学习政治或专业课程感到疲惫时,转而做英语题目作为放松,毕竟阅读英文相较于专业课程较为轻松。当然,每次做题我都会计时,完形填空大约控制在12到15分钟,每篇阅读则是10分钟,完成之后立即校对答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功能演变以及城市问题的学科,它涵盖了城市的形成发展、空间布局、社会经济活动等多个方面。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对城市化进程的理解,包括其动力机制、阶段特征和影响因素。城市的空间结构理论,如哈维的城市化模型、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等,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经济地理学则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织,包括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我会建议大家在复习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比如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区位理论,如韦伯的最小成本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全球化的经济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等热点问题也需密切关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至关重要。对这两个科目,我都先建立了大体的知识体系,再细化到每个知识点。凭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帮助理清复杂的理论关系。大量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提升理解和分析能力。
实践性的案例分析也很重要。我会挑选一些经典的城市或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分析其发展历程、空间结构变化及其背后的经济地理因素,这既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答题技巧。
模拟试题的训练不容忽视。凭做题,了解出题者的思路,掌握答题的时间分配,也能发现自有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