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设定政治学习规划时,首要的是自我评估一下是否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你在中学时期是否接触并学习过相关课程,或者至少对党的基本方针有些许印象。如果有,那么等十月大纲发布后开始复习完全来得及;如果没有,或者想要更加稳妥,暑假期间就可以着手准备了。阅读教材时,重点应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因为它更侧重于理解和领悟,而其余内容则主要以记忆为主。对于辅助资料,我个人采用了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时事政治、四套题以及20天20题,实际上,选用何种资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要专心致志地去做。我觉得选择题部分需要定期回顾错误题目,单纯刷题并不足够。最后的论述题,强烈建议背诵肖四,历年都会出现原题,只是北京地区的评分标准较为严格,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备,祝你好运。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夕,我已经完成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自学,使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第八版,这与我们学校的教学用书相同。我想强调一点,学习数学千万不可好高骛远,因为数学确确实实需要动手实践。在大三下学期,课程任务繁重,但我趁着三月份课程较少时,依据往年的考试大纲(数学大纲通常稳定不变)仔细研读了课本两次。课后练习我只是核对了答案,并着重理解课本中的概念和定理,确保自己能融会贯通。直到七月十五日之前,我都专注于课本的学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深入研究。
进入七月下旬,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前期的课本学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复习全书的进度,我梳理了关键知识点,并提炼了许多个人见解,这些对我裨益匪浅。对于学弟学妹们来说,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暑假结束时,我已经完成了全书的所有练习,还做了660题一次,将所有不懂的部分记录在笔记本上。在暑假的一个月内,我也顺利完成了复习全书的第一轮,每一道题目我都会先尝试解答再对照答案。九月返校后,我紧接着开始了全书的第二轮阅读。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的核心在于均衡,关键是要平衡四大板块:大阅读、翻译、句子排列和写作。每项都需要同等关注,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请注意,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全面展开复习。值得一提的是,写作部分相对较易提升,因此可以将其留到最后阶段重点突击。对于完型填空,我没有深入钻研。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稍作复习;若时间紧张,不必强求,因其分数比重不大,且准确率难以确保(实际上,随机猜测与精心准备在完型上的得分差距并不明显,故其复习效益较低)。然而,翻译和句子排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的效益回报非常高,甚至超越大阅读。许多考生失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两类题目处理不当或未能预留充足的时间。所以,务必要重视翻译和排序。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信号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周期信号等。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要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这些都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有力工具。
对系统部分,理解系统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们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线性性、时不变性和因果性的概念,以及如何凭这些特性来分析和设计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也是考试的重点,包括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和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等。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和习题练习应相辅相成。理论学习深化理解,习题练习则能帮助巩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使用经典的教材如奥本海默的《信号与系统》,这本书深入浅出,涵盖了大部分考试内容。做一些历年的试题和模拟题也十分必要,这样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也检测自有的学习进度。
我个人非常推荐用MATLAB或者Simulink进行仿真操作,这对理解和应用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的概念极其有帮助。实际操作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也能你从更直观的角度理解复杂的理论。
团队学习和个人思考同样重要。参加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共享资源,这会极大地丰富学习体验,也可能带来新的见解。独立思考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尝试自己解答疑惑,即使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