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郑大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郑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10月底开始看大纲,但是看了一遍后觉得啥都没记住,后来就放弃了。然后一直听老师讲课,做做笔记什么的,大概11月底,开始重新看大纲,当然只看哲学那部分,因为这块最难需要理解。基本上考前两周才开始背诵。当时买了肖秀荣的背诵版和最后4套题。狂背了两周,把肖的东西背了4~5遍,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时候其他科目基本已经定型,但是政治提升的空间很大。最后情况还算乐观,楼主政治考的还可以,还算满意,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付出了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初我启动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学习计划,并且反复研读了五到六次。这本书堪称经典,特别注重基础知识。虽然泰勒公式的章节我没深入研究,因为我认为这个知识点不太可能在考试中出现,而且我自己在这个方面确实较弱,担心会因错误而失分,所以我决定跳过了这一部分。对于书中的证明题部分,必须沉下心来仔细思考。最初,每道题都会让我感到困扰,甚至有些沮丧,但只要坚持多做几次,就能逐渐理解证明题的内在逻辑。今年的考试中,证明题与全书中的题目相似,难度也不大,我成功解答了出来,深感之前投入大量时间复习证明题是值得的。
我还有一本错题集,它是配合全书使用的,其中包含了我认为很有价值的题目以及我曾经出错的问题,即使重复犯错的题目我也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重温一次。今年的填空题最后一道与我之前的错题颇为相似,那种熟悉的感觉让我静下心来解题,最终选择题错了一道,实在是无能为力,不过填空题全部正确。我想这归功于我平日里专心致志地做全书练习。无论做题多少次,我都不提前看答案,尽管有时非常想看,但我总是等到完成后再查看,否则练习就没有意义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用强调了吧,考前请保证刷四遍及以上,阅读里每个单词懂不懂,每个选项是不是事出有因,写作十年内的都要自己会套模板写一遍,并不是考前一个星期套套写作万能模板就可以。英语学习不能靠突击,必须贯穿备考全程,时刻不能懈怠。这是我准备的最早的一科,大概从四月初开始,正式复习之前我先找来去年的英语真题做了一下练手,一方面能摸清自己的水平,方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能熟悉考研的题型以及难度。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多,对于每篇阅读真题基本上都是走翻译分析做笔记背诵或读熟的路子,把每个题型的做题关键点找到,我觉得题型总结特别重要,我对真题全面分析,作了详细笔记,在10月之前全是阅读,之后开始了翻译,翻译每天都做两个,不求多,持续做找感觉,每天做两个,只做真题就行我做了94到11的真题,每个翻译都得把结构分析请对着,新题型在11月开始做的,必须得尽力拿全分,找题眼,通过关键词分析前后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做题很管用,完型就最后做了几篇,分析了一下,对我而言一般靠语感。进入12月就一个星期一套完整的真题在之前把近两年的真题留下来了。单词我是背了,因为46级时我都背单词了,所以我考研也没列外。作文自己整理的模版,感觉很有用,在平时做阅读时把认为能用得上的句子着力背一些,最后在考研上也会有一些模版,可以借鉴改一下。小作文审好题,基本上是考平时准备的格式模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化学原理和环境保护两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分子结构、反应机理以及酸碱平衡等基础化学知识,这些都是环境化学的基础。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它们在环境污染过程和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环境化学的重点在于污染物的行为和转化。如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形成机制,水体中的重金属迁移转化,土壤中的有机物降解等。这部分需你对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环境中去解析问题。熟悉各类环境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色谱法、光谱法等。
再者,环境毒理学的知识也非常重要。理解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毒性机制、剂量-效应关系等,这将帮助你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环境法规和政策的相关内容也会出现在考试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了解一些基本的环保法规帮助你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复杂的化学反应,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帮助理解;对重要的定义和定律,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记忆卡片进行反复记忆。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既检验学习效果,也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尝试参与一些实验或者项目,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理解和记忆都会更加深刻。团队学习也很有效,讨论和交流能够帮助你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激发新的思考。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要因一时的困难气馁。自己,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