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物理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学习始于《大纲解析》的发布,一战和二战的经历大致相似。关于整体的复习步骤和参考资料,大同小异,故此处不再详述。今年的政治考试呈现出鲜明的反预测趋势,尤其是选择题部分,风格迥异于以往,这一点可从广大考生的成绩中窥见一斑。原本自我感觉政治复习尚可,但结果表明我对政治理解的深度不足......总而言之,政治险些未能过关,幸亏有些好运相伴。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复习的时候主要注重方法和基础的复习,强化过后,你的能力会有很大提升,但是数学需要动手,你还是要多做题。十月份要开始做真题,而且要按照考试时间来做,一开始即使做的很差,心里也不要有太大的波动,慢慢来,会有提升的,后期做些难度高一些的模拟题,防止出现今年难度提升,心里崩溃的状况。反正我考完数学交卷的时候,发现很多人的题目都是空的,所以即使题目变难,调节心理,能写多少写多少,不要一个字不写。
考研英语方面: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一个英语如此差的学生怎样进行考研复习,并取得满意成绩的。9月份之前,我那时和别人一样拿着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使劲背单词,第一遍背这本词汇书时,老实说我认识的词汇不到三分之一,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结束了第一遍,特高兴,满怀期望的准备看第二遍,结果发现第一遍看时认识的单词还是认识,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可以说之前两个月努力一点用没,当时特绝望,考研我最担心的也就是怕英语单科过不了线。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到考研结束都背不完那本词汇书,于是就分析自己的英语缺陷,发现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词汇量,我想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大化,最好的途径就是背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于是我就去书店找了《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后面列出了每篇阅读理解的大纲单词和超纲单词,觉得特适合我,因为我基础太差,一般每天就两篇。第一遍看文章,做题,正常情况五个选项全错,运气好能对一两个,然后不看解释直接背后边所列单词,再看文章做题,一般就能全对,所以我个人觉得考研英语重在词汇,尤其是历年真题常出现的词汇,只要单词熟悉了,做题自然问题不大。就这样,9-10月份我就做真题阅读,然后使劲背后边的单词,按照英语(一)的方式复习着,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12月份我就用了蒋军虎的《精读80篇》,主要就是做阅读模拟题,同时准备写作。考研英语中除了阅读,比重最大的就是写作了,而且这部分也是比较容易拉分的,应该重视。我英语基础差,让我短期内学会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肯定不可能,我的方法就是找了一些比较好的历年真题的范文,把其中好的句子背下来,写作的时候尽量往上套,比如说把其中的名词或动词替换掉,在保证语法不错的情况下多用些高级词汇,及格分肯定没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部分,尤其是牛顿运动定律和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如何从基本原理出发,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几何图像。
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电场、磁场、电势、电流密度等概念需熟练运用。特别要注意的是静电场和恒定电场的区别,以及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这部分的学习,推荐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例如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磁波的反射折射等。
再者,热力学和统计物理是理解自然界宏观现象的基础。要理解并掌握热力学四大力学定律,以及熵、自由能等概念。统计物理则需理解微观状态与宏观性质的关系,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配分函数等。
光学部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是两大主题。波动光学中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量子光学中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统一,都需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去解析。
学习物理基础,除了理解和记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升解题能力。遇到难题时,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甚至画图辅助理解,都是很好的策略。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解物理规律的实际应用,更能加深对物理本质的认识。例如,凭实验室操作,直观感受电磁感应、光的干涉等现象,增强理论学习的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