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工大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与多选题主要考察的是大纲所涵盖的知识,偶尔会涉及一些时事。大纲是掌握具体信息的关键,我可以保证,它绝对是核心所在。你只需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各个章节的重点,毕竟在政治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哲学部分稍显深奥,但大纲已经清晰详尽地列出了大部分内容。你的任务是反复阅读,逐渐熟悉,接着按照重要性记忆。后期,推荐尝试自行梳理每章的框架,用不同层次的括号标注重点,这样能帮助你理解知识结构,并能根据这个框架复述每一个知识点,这就是将书本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的过程。这无疑需要一定的自我学习和总结能力。
对于主观题,首题通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要求用理论解释实例,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遵循大纲,这是固定的答题模式。接下来的题目可能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治理、改革、文化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道德与法律等主题。解题方法是首先读懂材料,迅速找到大纲对应的点,结合材料内容阐述,进一步结合现实进行拓展,并加入个人的观点。
考研数学方面:
二轮复习主要以一轮复习的笔记和辅导书上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为主,把笔记仔细看一遍该背的背,把不会做的题或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我当时还做了张宇的闭关修炼180题(据说今年改成了100题了),题比较难,算是见一下是世面吧。这些弄完的时候,差不多8月低了,二轮复习差不多结束了。三轮复习真题为主,9月初开始,把张宇30年真题分为三部分,一部分87-03,第二部分04-14,第三部分15-19。第一部分真题一天一套,并且一方面做好错题笔记整理(很重要),一方面在答案书做好记号,这样当你做完真题的时候,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第二部分真题和第一部分方法一样,唯一差别的是:第二部分的真题按照考研数学时间来做,严格按照考研时间来,给自己打分,一套题用两天的时间(一天做,一天改错:因为一方面这是最近几年的真题应该重点研究,另一方面此时政治和专业课也应开始复习了,数学复习时间应调整),这样也差不多20天左右时间,做完之后同样的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环节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这些做完后,大概10月中旬,不要着急做第三部分的真题,而是回过头来把之前上课做的笔记以及辅导书上的知识点全部重新看一遍,重点看答案书上错的比较多的章节,以及错题本上的题都好好的看一遍,应在在11月初结束,做好这些后,再把04-14年的真题中分数低的那一年重新在做一遍,当然最好可以把这11年题都在做一遍,这样差不多到了11月中旬。然后如果合工大超越5套卷出来了,就做这5套卷,和真题做法一样,如果没有可以做去年的(如果出来了,做完后也可以做做去年的题,重点在后面的大题以及比较新颖的选填题)。这些做完差不多12月初,用一个周的时间去复习前面所以的知识点和笔记上面的内容,然后可以进行第三部分的真题了,用三天做一套真题,重点分析错题,以及自己在答题卡上做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差不多在12月中旬做完,剩下的时间自由分配,记忆的内容也要开始好好记了,定要保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直到考前。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包括张剑的英语一黄皮书和英语一的基础训练100篇,以及英语二从10年到16年的真题集,尤其是题目部分。我对待阅读的态度更像是在细细研读,深入理解每个细节。同样的方法我也运用到了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的实践中。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控制系统动态行为和性能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重要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如线性常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这些都是后续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在稳定性方面,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根轨迹法是必学的内容。对劳斯-赫尔维茨判据,你需熟练运用其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根轨迹法则帮助直观地了解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也是理解复杂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控制器设计中,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方法。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比例、积分、微分作用的效果以及如何调整它们以优化系统性能,这是考试的重点。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设计,虽然难度较大,但也是需理解和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凭实际的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MATLAB的Simulink工具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你用它来建立和分析各种控制系统的动态模型。
持续的练习和复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技巧,也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遇到困难时,不要怕问,多向老师和同学教,共同讨论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
,理解比记忆更重要。控制理论的概念和方法论繁多,单纯的记忆很难应对复杂的题目。只有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和背后的物理意义,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