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当十一月来临,考研的脚步逐渐逼近,我们便切换到备考的高强度记忆模式。在这个阶段,最主流的参考资料组合是“风中劲草”配合“肖八”与“肖四”。风中劲草专为选择题设计,书中的关键点用各种颜色标注,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个人仅浏览了一遍,但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反复研读了数次。它的内容精炼,我也是反反复复地背诵,直至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因此,我的体会是,选择那些让自己更容易理解和适应的资料更为重要,质量胜于数量,关键是真正领悟。对于“肖八”的选择题,它们可以帮助发现知识盲点;而“肖四”的大题则是每年考试的核心部分。历史数据显示,“肖四”常常命中一些大题,今年也不例外,它预测了几道大题的主题。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虽然材料相似,但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有所不同。针对今年的试卷,我觉得单纯抄袭“肖四”的答案并不理想,最好是结合题目材料,用自己的思考来回答。尽管如此,我还是坚信熟练掌握“肖四”至关重要,因为它的答案确保我们在考场上有足够的素材,并能灵活地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输出。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考研中我起码有一半时间花在数学上,考得还是不尽如人意。我来总结一下我在学习中的失误:数学这是这次我考的非常失败的一科,所以教训多于经验吧。先说教训吧,两点!第一,计算的精确度!这次我吃了大亏,有15分的题因为自己计算失误直接丢掉,只能怪自己,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计算,自己算,集中精神,养成一算即对的习惯,我就是平时练的时候对于计算太水了,草稿打的乱七八糟,习惯没养好。第二,做题的速度!这次我也是吃了大亏,有25分的题因为没有时间思考,结果乱作一通,下来15分钟全部想出来了,都是自己会做的题,简直想扇自己。原因就是自己平时压时间,所以,计算的精度,做题的速度,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我购入了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一书,涵盖了从97年至前年的内容。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翻译而非仅仅阅读,需要亲自分析句子结构,并动手撰写个人的译文,然后逐步修订,与标准译文比较,洞察差异。通过分析自己译文的正误及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翻译技巧。此外,翻译在考试中通常得分只有三四分左右,除非你执意追求高分,否则不必过于苛求完美,我们的主要目标并非取得满分,满足基本的翻译要求就已足够。推荐参考资料包括:张健的《考研阅读150篇》(基础版和冲刺版)、《考研完型》、《考研新题型》以及《作文160篇》,还有张健编纂的历年真题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多个核心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需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
在数据结构中,链表、树、图以及排序和查找算法是必考的内容。理解这些数据结构的特性,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关键的。例如,二分查找、快速排序、堆排序等算法,不仅要求会用,更要求理解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对优化程序性能至关重要。
操作系统部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是核心知识点。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如进程的并发控制、内存的分配策略、文件的组织方式等,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掌握死锁的概念及避免方法,也是这部分的重点。
计算机网络中,TCP/IP五层模型、HTTP协议、路由选算法等都是常考点。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比如IP地址、子网掩码、端口号的意义,以及TCP和UDP的区别,这些都能帮助你更好地分析网络问题。
至于数据库,SQL语言的使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ACID属性、事务处理、索引等是基础,数据库设计,包括ER模型转换和范式理论,也是需深入理解的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是并重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凭编程练习来加深理解。找些实际问题,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这样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最好的实战演练。
不要忘记团队合作和交流。和其他考生一起讨论,或者参加学习小组,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从他人的思考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