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楼主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应该只能算作是一般,但是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楼主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楼主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楼主来说至关重要,楼主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楼主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楼主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测验具有高难度和密集的试题,因此评估的关键在于解答的精确性和效率。考生应集中精力提升这两项技能。在这样的考试中,专攻复杂问题并不明智。首先,我们以同济大学第五版教材为基础进行复习,确保理解基本定理,并逐一验证例题,每道课后练习都需正确完成。数学复习时,浮躁的态度是大忌,每个人都需要脚踏实地地度过这一阶段。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将重心放在大量的习题演练上,选择与考试难度相近的习题集至关重要,过于困难的题目并无实际价值。第三个阶段则侧重于模拟测试,务必认真对待历年真题。关键是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找一段完整的两个半小时进行实战演练,合理规划答题时间。数学全书需要反复研读,做题过程中,标记出那些经典却未解决或难度较大的题目,后续再刷题时仅专注于这些标记过的题目,否则时间会显得紧迫。
考研英语方面:
大三下学期争取把单词好好背两遍,暑假就要做真题了,10年真题足以!真题第一遍最好是掐着时间表从头到尾除了作文做一遍,然后看看自己错哪了,第二遍,将每篇阅读英翻汉与译文对照,这是最辛苦但也是效果很明显的阶段,第三遍就是找错误原因,其实考研阅读干扰项就几种形式,看多了就知道了,要注意总结。另外,要坚持每天早晨阅读的习惯,我每天都会早读一个小时,作文阅读都可以读,晚上回去还会背真题阅读,学弟学妹要加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固体物理的核心在于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要深入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包括晶格类型、布拉伐格子、布里渊区等基本概念。对这些理论,不仅要能描述,更要能凭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如晶格常数的求解、倒易矢量的运算等。
波函数和量子态的理解是固体物理的基础。薛定谔方程的应用,如能带理论,是理解半导体和绝缘体性质的关键。需理解价带、导带、禁带的概念,并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半导体(n型和p型)的形成原理。
再者,固体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部分也非常重要。要熟练掌握费米-狄拉克分布,理解其在固体中的应用,如电导、磁性、超导等现象的解释。对固体的相变,如铁磁性、反铁磁性和顺磁性的区别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在光学性质方面,需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电子的吸收、发射和散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固体的光谱特性。了解和掌握电子输运理论,如迁移率、电阻率等,对理解微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扎实基础,理解每一个概念的物理含义,不是单纯记忆公式。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验结合,凭模拟实验或者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启发思考,找出自有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