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西北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解析看一章,做对应一章的1000题,只做选择,分析题不用看(后面再说具体),不要将答案写在书上,因为1000题也不能只做一遍的,写在纸上就可以,1000题我为了查阅答案方便撕成了8份,每一门的题和答案,嘿嘿,这点可以试下!做错的题要在纸上做好标记,在看答案解析的时候把这道题对应的知识点画到解析上,这样后来在做第二遍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可以很快的找到对应的语句,提高效率。在我看来,政治上个冲刺班点睛还是有必要的。自己花点时间认真的看一遍《任之一》,看的同时做一些客观题巩固基本概念比较有效果。这便是所谓的第一轮复习,即学好基本概念。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从四月份开始背单词的,关键不要老换书,一本书一直用下去,不要看别人用什么书你也跟风,关键适合自己就好。一天背一点,不要贪多,到五月份大约过了一遍吧~其实这一遍下来感觉啥也没记住,可能心里有安慰吧,我到9月份还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拿着书背,很有效果。从五月份开始对英语的学习除了背单词又多了一项——看长难句加做真题!(从1997年开始只做阅读partA部分),一天一篇,每篇都把里边不认识的单词、词组查好抄在笔记本上(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下学弟学妹,只做真题就够了,千万不要做模拟题,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误导你。)到大约六月份吧,这一遍就差不多做完了。这时候买的是张剑的真题黄皮书试卷版,还是只做partA,还是一天一篇,还是做完就整理,记住,光做不分析不整理等于白做!我光整理partA基本就整理了两笔记本,边整边背,要知道,真题里的单词重复率真的超级高,整理真的很重要,越到临近考试基本每科都是拿着笔记在看,而不是厚厚的单词书,书都是越看越薄的。注意,最近三年不要再做了,因为最后要当模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就没再过厚厚的单词书,而是背真题里的单词,这些就够背了。过完这一遍阅读之后,再从2005年开始做第二遍,在这里说明一下我都是复印下来做的,这样不仅可以重复利用真题,而且很有做试卷的感觉。这一点学弟学妹可以借鉴一下。做第二遍就比第一遍快了,我还是一天一篇,但与第一遍不同的是,我做完一篇翻译一篇,记住,不是口头翻译,而是书面的写下来,再和书上的翻译对照,看看自己翻译的不对的地方再改正,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在过这遍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完型和新题型,完成了这两个题型的第一遍复习,到了11月份才开始复习的翻译和作文,学弟学妹一定吸取教训,作文书可以多买几本多背点,自然就能形成自己的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并不仅仅是一门关于记忆年代、事件的课程,更是一种理解过去,洞察现在,预见未来的能力训练。它涵盖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到现代的世界历史,要求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入的理解力。在复习时,我将整个世界历史按时间线进行梳理,构建起自有的知识框架,这样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迅速定位。
对重要历史事件,我采取了深度阅读的方式,凭查阅多本教材和学术论文,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变化,还包括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的转变,这些都需深入挖掘。
,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常常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并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去解析。例如,在研究殖民扩张时期的历史,我会考虑其背后的资本积累需求,以及这对原住民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论述题是历史学基础的重要部分。我建议大家多做模拟题,练习如何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观点。每次写完后,我都会反思,看是否遗漏关键点,逻辑是否连贯,这有助于提高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我强调的是持续性学习。历史学科更新速度快,新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我定期关注学术动态,阅读最新的期刊文章,保持知识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