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时,避免过早或投入过多的时间,以免分散其他科目的注意力和能量。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进度都有所差异,因此关键是按照个人的习惯来安排,不必盲目跟随他人。对于政治备考,信赖肖秀荣的指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做练习题都很有帮助。我个人购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感觉很实用,它们详尽的知识点有助于填补知识空白。我的正式复习开始于八九月份,每天保持3到4小时就已经足够。到了后期冲刺,我选择了风中劲草,并购入了一些预测卷和年度热点汇编。其实,不必过分纠结于选择哪种参考资料,有些人可能会用红宝书等,但最终结果显示,使用不同的资料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差距,大家都差不多能取得好成绩呢!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个考数学的考生都应该把时间的重头放在数学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理清概念和做题巩固,一定要怀着攻关的态度去对待,毕竟不是每一年的数学都像2017年那么简单,教育部出过2016、2018年的难度,就不敢保证没有下一个2016年的出现。数学的复习我没有用张宇的书,可能我还是觉得有地方难度大了一点,我选的是李永乐王式安的全书,送了一本同步习题和660题,第一遍复习就是这么多东西。题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7到10月我看了两遍全书,每一题都做了两遍,然后从头到尾把同步习题做了一遍。10到11月,我把660题的选择题(叫660题但是一本书快1000题),大概有500题,出得都很有水平,我做了两遍,填空题我觉得有些过于冗杂,就没有做,不过还是推荐有余力的做完,对夯实基础有好处。11到12月,我主要是把2000到2016年的考研真题全部做了一遍并且仔细钻研了一下错题,最后的半个多月买了张宇的八套卷,并做了近两年的真题,保持一下自己做题的手感。我个人觉得对个人水平提升最大的还是刷李永乐660题和历年真题的时候,自己的做题节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考研数学题量很大,9个大题,我是按照顺序做的,这个按个人喜好,但是一定要拥有并保持自己的做题节奏,千万不要盲从他人,在考场上临时变换节奏。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英语我没多少经验可言,在英语上没花太多心思,不过要强调的是,阅读是大头,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说白了也需要你理解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然后复原文章。做阅读要严格控制时间,不管前期还是后期,我做完了两本阅读,大概两百篇的样子,可能题目的答案和你理解的不尽相同,和考研真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但是个人觉得阅读里的文章内容丰富,用词也很地道。要尽量理解每篇文章的大意,不要过分纠结一个词语的意思。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误差理论是测量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误差来源、性质以及如何量化评估误差至关重要。需深入理解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区别,并能应用基本的概率统计理论来分析测量数据。特别要关注的是,如何凭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佳数据处理,这是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关键。
测量平差是误差理论的实际应用。它涉及到多个观测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凭数学模型优化这些观测值。理解平差的基本原理,如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和最弱元法,是必不可少的。对大型复杂的数据集,理解并运用权矩阵和协因数矩阵的概念也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
再者,实践是理论知识的最好检验。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帮助更好地理解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实际的测量问题,比如卫星定位中的误差修正,这样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团队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凭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教师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为打开新的视野。
保持耐心和毅力是长期学习的关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可能一开始会感觉抽象难懂,但只要持之以恒,逐步深化理解,你会发现这个领域的深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