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九月中下旬才开始,从红宝书入手,同时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红宝书大家公认的混乱无章法,可以报个班帮助整理知识框架,另个人感觉1000题中题目略多,做到最后快恶心了,不过我还是一题不落的都写了,大家可以买本题目稍微少点的。然后就是风中劲草三本书。肖四的确很给力,一定要认真做,尽量在考前几天,不要太早,任四出题点略偏,个人感觉价值不大,做了一套就没管了。如果哲学部分理解有难度的话,可以看一下任的序列一,解释非常详细,课后的真题可以让人明白重点之处。在看书时也要有自己的规划,如每天看多少页,几天看完,几天的通融期(一般不能准时完成,会有小事的耽误,但你可以定一个两天的通融期),这样你就可以比较主动的把握时间,我约定每天20页,后来发现不易完成,改为15页,这样耗时1个月完成,我一般在每天早上花2个小时左右,因为看书易跑神,多是边读边理解,这个可以依个人习惯而定;我是暑假结束后才开始复习的政治。肖秀荣的1000题和精简精炼(如果感觉精讲精练太多看政治就头疼,可以选择风中劲草的政治核心考点(一般大纲出来后才会出版))。一开始也没必要做大题,最后一个月要花不少时间被背一些老师出的模拟卷大题,基本都是背的肖的四套卷的大题,这也是押宝。大题,背诵时不要只是和复读机一样念,那样得到的只是瞬时记忆,很容易忘。记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串联出所有关键词,理解答案的推导过程和原理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背答案。要灵活运用你背下来的东西,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考研数学方面:
平时练习要加快速度,不要拖拉,学会定时练习,逼自己在高压状态下思考,这才是考场的状态。很多同学一年自习下来,忘了考试的感觉,到了考研的考场上异常生疏,问题就在这里。平时的练习要拿出考试的态度来,给自己压力,加快做题速度。我用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感觉知识点很细,而且配套的题目也很经典。七八月份把第一遍作了,感觉晕晕呼呼的,然后就是不断的做这本书,到十二月的时候,作了四遍的样子,做完每一章的题目后总结一下思路和解题方法(很重要的)。觉得数学做题一定要理解,不用做很多书。同时,根据一些学习经验,临考前做了下400题适应下考研的题型,同时把握下时间。个人觉得400题比真题难,而且四百题的前几套比后几套也难,所以大家做完前几套之后如果不满意千万别紧张。
考研英语方面:
当初很多人主张不必特意背单词,主张在阅读中学习单词,我并不认同。如今,我较为赞同的观点是,记忆单词的目标并非要求能听、说、写,了解其词源,而是在阅读时能识别出它的意思。我个人的提议是,重点掌握单词的基本含义,对于短语,不需要纠结于它是接动词ing形式还是to do(这类知识针对的是完形填空题型),只需关注那些极其常见的搭配,做到能识别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集成电路专业综合是一个涵盖面广且深度深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半导体物理、电路分析、数字逻辑设计、VLSI设计等核心领域。半导体物理是基础,你需深入理解能带理论、载流子迁移率、PN结的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这里的学习,重在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多做相关实验模拟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加深理解。
电路分析是连接半导体物理与数字逻辑设计的桥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各种放大器的工作特性是重点。建议使用MATLAB或SPICE等工具进行电路仿真,这不仅能直观地看到电路运行结果,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电路行为。
再者,数字逻辑设计部分,掌握基本的门电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你需熟悉TTL、CMOS等逻辑器件,对状态机设计和 vhdl/verilog 等硬件描述语言,要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这部分凭编写实际的小项目来提升技能,比如计数器、寄存器等。
VLSI设计部分,你需了解芯片制造流程,懂得如何使用CAD工具进行布线和版图设计。理解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纳米尺度下的挑战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学习,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我还积极参加讨论小组,凭与同学的交流,解决了许多困惑,也从他们的观点中得到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