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第一次准备考研时,我在十月份启动了政治复习,也阅读了一遍红宝书,并购入了陈先奎的2000题集,每日仅投入一个小时。直到十一月底我才完成这本习题集,紧接着又复习了一遍,却仍感到困惑,很多内容都无法牢记,甚至开始懊悔选择这本资料。进入十二月,我开始焦虑,发现面对真题选择题只能凭直觉猜测,而对于大题则完全无从下手。于是,我购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疯狂背诵,但实际上似乎并未起到太大作用。第二次备考时,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舍弃了2000题,转而专心研读红宝书,并配合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进行练习,题目量适中,每读完一个章节便做相应习题。由于之前的基础,这次进度较快。十二月时,我购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简单且准确率高。在考前两周,我重新审阅红宝书,有针对性地挑选内容复习,同时回顾课堂笔记以构建知识框架。每一章结束后,我会绘制框架图,尤其是对于近代史的关键时间和事件,需要连贯掌握。我还专门背诵了一些标准表述。在红宝书上复习了一周后,我集中精力攻克哲学部分,因为这部分大题的区分度最高。我根据老师的哲学框架进行了细化,制作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包含了所有原理及其方法论含义,当然,理解原理是首要的。我找来了过去三年的政治真题,针对哲学题,首先回答显而易见的部分,再依照我的框架一一对应,只要有相关性就写下来,先列原理,再写方法论。如此一来,每个哲学原理都涵盖在答案里,确保了全面性。进入考场前,我检查了最后五套卷中做错的选择题,考试时还真遇到了一道错题。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今年号称数学史上最难,一般考研用的练习册是数学复习全书等一套,市面上普遍流行的是李永乐的红色版、李永乐的粉色版、张宇的版本和考纲版。我推荐李永乐和张宇,考纲据说很好,但是出的太晚了。我用的李永乐的粉色版,包括全书、真题、400题模拟,我还买了红色版的660题基础训练,强烈推荐这本660,虽然很易错,但是真的很有帮助,总结也很好。自己要随着多做题,严格要求自己。大三我重看了教材,看完一章做一章的复习全书,结束后已经大概六月了。如果没有时间的小朋友务必在大三下把数学书学一遍到两遍。六月的时候,我很迷茫,合上复习全书,题目遮挡上答案我依旧什么也做不对的感觉。于是我得出结论,基础不牢,再看书。这个时候其他人都开始做各种题,我依旧在看书,不是不着急,但是再看书的时候感悟很多,觉得很多东西更通透了,所以也安下心来仔细看书,再看完一遍很快了,十月我就又看完了一遍三套书,做了所有的课后题,挑着想练习的部分做了数学复习全书。十一月中才开始数学冲刺,计算着时间,像考试一样做了真题,然后做了几套400题模拟,实际上我660和400都没做完,考的不好也是活该。另外还是重视做过的错题,反复多做,不要以为做过就一定会了。数学其实在总分比重中比大综合还要重要,非常拉分!一定要重视!对于数学我的建议是早准备,但是不要心急,千万重视教材,非常重要,万变不离其宗,不要认为只做练习册就行了,今年的真题就是教训,很多都是书上的一些知识点然而练习册上并不是重点。但是题目一定也要多做,数学必须每天都做,再忙也不能有一天不做题!保证一些经典题目和例题题型要熟练到不用怎么动脑都可以做出来,这些是保证数学成绩的底线。
考研英语方面:
3月开始,我就开始了英语的复习。我自己准备了一个长难句本,查找长难句的生词难词并翻译,然后对照解析弄懂,这样的练习每天一句,每天6-8分钟,一直持续到6月份。这期间就是一直在背单词,我觉得我背单词悲得有点敷衍。起先是翻了一半的单词书,是在看不下去了,就下了一个百词斩,每天规定多少词量,就用百词斩背完的单词。虽然背单词很让人头痛,但是还好每天都坚持完成了任务。结果就是把单词混了眼熟。真题要反复刷,看到真题中一些不会的单词,短语一定要写到笔记本中,真题中每年都会有很多单词重复出现,至于好的句型句式可以写下来用作作文的素材。英语一定要多练,每天都得练习和背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热力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热能与机械功之间的转化规律,这需深入理解热力学四大定律。第一定律,也即能量守恒定律,是基础,要清楚能量转换和传递的过程;第二定律则是关于熵增原理,这是理解所有热机效率上限的关键;第三定律涉及绝对零度的概念,第四定律则主要解释了如何计算系统的熵。
热力过程的理解至关重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卡诺循环、实际气体的行为等都是常考点。对各种热力过程,如等压、等温、绝热等,不仅要熟悉其特性,还要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再者,掌握热力学分析方法,包括过程分析、系统分析、热量和功的计算,以及热效率的求解。这些都需凭大量的习题来熟练运用。理解和应用热力学图,如p-v图和T-s图,帮助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概念和公式,凭做题来巩固知识。我建议使用经典的热力学教材,比如克劳修斯或克拉珀龙的著作,它们深度和广度兼备,适合深化理解。
定期复习是必要的。热力学知识点繁多,不时回顾避免遗忘。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手段。
小组讨论或答疑也很重要。遇到难题时,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或者向导师教,往往能带来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