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 我第一年考研失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政治科目准备的不好。和大家一样,我考研之前也疯狂地搜索各种经验贴,加各种学长学姐,也咨询了很多人。几乎身边所有的考研学长学姐没有因为政治被难住的,大家一般都是把重点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政治随便背一背就可以七十多。我便也没把心思放在政治上,总是觉得很简单,每天随便翻一翻就自我欺骗说自己今天复习过政治了。然后报应就来了,在考场上发下卷子我就蒙了。别说多选,就是连单选我也不会选。每道题都看起来很熟悉,却拿不定主意到底该选哪个。考完政治我就知道我今年考研一定要失败了,那种感觉实在是很差劲。关于政治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捋过一遍后,买了选择题背诵小本本每天晚上用固定的时间背选择题考点。这样背了两个月以后,做政治选择题就变得很有感觉了,脑子里也有了政治每个部分的时间线、事件线,做题也就比较得心应手了。此外刷题也是很重要的,我记得肖1000我刷了四遍,其他各个老师的什么800题、1200题也都刷了至少两遍,算是比较疯狂的刷题选手了。到了考研的最后时期,是政治的冲刺时期,我在网上买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政治老师出的模拟题,专门做选择题。都做过一遍之后,心里也就大概知道了今年的热点是什么,考点是什么。经验的话,言简意赅:1.一定要有“线”的概念。政治的毛中特部分和史纲部分知识点很细碎,毫无头绪地记忆是很难的。一定要捋出各种线,按照线索去记忆各个大事件,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你可以捋出时间线、事件线、人物线等等。2.反复出现的考点一定要背熟背熟背熟。如果你只以为政治只有大题是需要背诵的那你就错了,前期的选择题考点也是需要背诵的。而且一定要背熟背牢,反复背,这样做题碰到的时候才不会犹豫不决。3.多做模拟题找感觉。我个人由于一战政治太差所以在第二年刷了很多题,事实证明,刷题多了确实能做看到什么题都能摸得清套路,找得到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才开始复习的时候,就主要是背单词。我当时用的是朱伟老师恋练有词。特别提醒一下背单词一定要坚持每天背,一直到考试之前都要背单词的。因为我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再看长难句啊什么的,我就开始做真题,我真题买了好多份,一直做了好多遍。做的张剑的黄皮书,解析很清楚,又买了一份题。第一遍,我做了05年到12的。起初每一篇都是把不认识的词抄下来,把解析细细地看一遍。暑假过完,开学后每天依然坚持两篇阅读,做第二遍的时候仍然还会错一些自己错过的,这就是自己的薄弱地方,一定要记住。做第三遍的时候就快多了,差不多一天就能做完一张卷子阅读。我把近几年的真题留了下来,在后期做了三次模拟,然后继续按照上述方法多刷几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主要涵盖三个部分:静力学、动力学和流体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状态,动力学则探讨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流体力学则是对流体运动规律的研究。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
在静力学中,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牛顿三定律,以及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矩和力偶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这个部分的关键。了解约束和约束反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动力学的学习,主要研究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方程,如牛顿第二定律、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这些理论能够帮助分析复杂的动态系统。对刚体动力学的理解,转动惯量和角动量的概念尤其关键。
至于流体力学,伯努利定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欧拉方程等是基础。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解释和预测液体的流动行为,对热能转换和流体机械的设计至关重要。
学习理论力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佳方式。凭做大量的习题和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有助于直观地把握力学问题的本质。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也是提高理论力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复习阶段,应注重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不仅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还能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帮助巩固记忆,避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