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声学研究所电子信息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个人的复习方面,前期买了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个人感觉一般,有些知识点太偏,总的说还是值得购买使用的。我的使用方法是先背完一节的知识点,然后再做相应篇章的单选题,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些遗漏啊或者记忆有误的知识点经过单选题后应该掌握的差不多,然后再做多选题,进一步巩固。还是标上每一节的正确率。
考研数学方面:
通过解答数学问题来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常见的数学练习资料,例如李永乐的基础660题、张宇的1000题以及汤家凤的1800题,都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然而,这些习题集通常被认为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尤其是张宇的1000题,其C类题目常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对于那些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最佳的做法是记录下来,然后对照答案找出思维受阻的部分,并亲手重新计算以确保理解和掌握。
考研英语方面:
熟记单词至关重要。尽管我除了解决了2500个单词之外几乎没有为英语考试做太多准备,但我的英语基础还算扎实。英语通常要求掌握大约5500个词汇,现在我要分享的方法若能持之以恒,两个月内解决单词问题不在话下。首要条件就是毅力。首先,取出你的单词书,用红笔勾掉所有已知的词汇(别舍不得,难道你还打算明年重考吗?),通常能勾掉2000至3000个,剩下的便是我们集中精力攻克的目标。接着,准备一些扑克牌大小的硬纸片,每天在上面抄录100个新词(仅抄英文,不抄译义),大致分四张写,每张25个词。然后每天投入约两个小时去记忆这些单词,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艰难。坚持一个月左右,你会积累120张卡片,总计约3000个单词,即你已经初步掌握了这批词汇。然而,第一轮过后,你可能几乎忘光了第一张卡片上的单词,别担心,接下来你需要进行第二轮记忆。此时,放下单词书,只用卡片复习,遇到忘记的再去书里查找。基于第一轮的基础,第二轮大概需15天,第三轮10天,第四轮则更快。两个月下来,大部分单词你都会铭记于心,阅读理解也会变得毫无阻碍。我亲身体验过这种方法,效果相当好,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记住了几乎所有的必备词汇。当你完成单词记忆后再去做阅读训练,你会发现很少再遇到陌生的词,这样一来,英语学习就会轻松许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理解信号的基本概念,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它们的频域表示——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分析是解析信号本质的关键工具,熟练掌握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也是深入理解系统特性的基础,特别是在解决线性时不变系统问题中。
系统的概念和性质是另一个重要部分。应能区分因果性和稳定性,理解并应用系统函数H(s)或H(z)来描述系统的频率响应。零极点图是理解系统动态行为的有效手段,需能够绘制和分析它,这对预测系统性能和设计滤波器等实际问题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再者,线性卷积和圆周卷积是常考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其计算规则,特别是凭DFT(离散傅立叶变换)进行快速卷积的方法。系统框图的简化和综合也是需重视的部分,这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把握系统的工作原理。
学习“信号与系统”并非一蹴就,需大量的实践和思考。建议多做习题,尤其是经典的信号处理问题,如滤波器设计、信号恢复等。编程实现例如使用MATLAB,帮助更直观地理解信号处理的过程。理解物理背景和应用场景,比如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会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且有深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参加一些实际项目或者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既能巩固理论,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科院(国科大)声学研究所这样的科研环境中,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