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电电子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复习通常在后期阶段展开,进入11月中旬后,需要逐渐提高对该科目的学习时间,从初期的一到两小时提升至每日三小时。此时,重点应放在大量练习选择题上,因为这部分占了50分,包括16道单选题,每题1分,总计16分,以及17道多选题,每题2分,合计34分,它是决定政治成绩的关键。特别是多选题,要想取得高分,必须在这部分稳定发挥,达到35-40分是比较理想的分数,当然分数越高越好。我当年选购了肖秀荣的《冲刺8套题》,每天都模拟完成一套选择题,大约耗时30分钟,然后自我批阅。遇到疑惑之处,我会立刻查阅《风中劲草》或《大纲解析》来深化理解。同时,我也重新温习了之前做过的《1000题》。这时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关于时事的辅导材料,推荐购买一份,以便了解本年度的重要事件。这样的选择题强化训练持续约一个月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早期阶段,我主要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来学习。到了12月,我把数学学习的时间逐渐压缩,通常上午8:30到11:30我会进行第二次数学真题演练(按主题划分),同时复习全书或深入研究我不擅长的部分。每周,我会严格依照考试时间安排,模拟测试两次。在考试之前,我已经完成了第二轮的真题训练,并重新梳理了全书内容。最后的一周,我特别关注并回顾了公式和定义。我的数学参考资料包括:张宇的十八讲和概率九讲,张宇的1000题(高等数学部分),李范的复习全书(高等数学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的真题解析,以及各种模拟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在整个考研英语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词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有些同学专注于探究阅读策略、语法规律,甚至熟读文章,而我个人的应对策略也是有效的,因此无需畏惧。我坚持每六天完成一套英语真题,保留去年12月的最后一套作为模拟。利用零散的时间,如睡前或学习疲倦时,来记忆作文,大概每隔几天背一篇就足够了。如果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较弱,可以专门划出固定时间来背诵作文。由于我在十月份更换了学校,英语复习的进度受到了影响,建议大家可以提前多次重复练习。有人强调深入剖析历年真题十分有益,但我仅做了两遍,一次全套,一次只做阅读,效果如何我就不太确定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至于翻译部分,我认为不需要特别分开训练,它在做阅读理解时就能得到锻炼,同时拥有充足的词汇量是关键。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与信号系统是一门涵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理解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译码等。对这些,我建议先从课本入手,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再凭做题来加深理解和应用。比如,理解各种调制方式的特点,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原理,还要能够计算其带宽利用率和抗噪声性能。
信号处理部分,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以及Z变换,这些都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有力工具。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我个人的方法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理解,例如,如何利用傅立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拉普拉斯或Z变换更为合适。
,通信系统模型的理解也非常重要,从信息源到接收端的整个流程,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传输、解调和信道解码等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我建议大家构建一个清晰的系统模型,在大脑中模拟信号的传输过程,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实验和实践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尝试用MATLAB或者Simulink模拟通信系统,凭编程实现各种通信算法,这不仅能深化理论理解,也能提升动手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并定期回顾,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度。我也积极参加讨论小组,凭与他人的交流,碰撞出新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