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复习是从暑期开始的。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会通过观看政治课程来舒缓压力,毕竟长时间埋头苦读会让人感到疲惫和压抑。初次阅读时,我进度较慢且仔细,第二次则是为了填补知识空白,第三次则用于强化记忆。我主要使用的是肖老师的全部教材,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解析、以及最后的肖四和肖八。到了后期(大约十二月中旬),我搜集了一些考研机构的预测题目,但仅挑选了一些选择题来做。考试后我对了答案,发现论述题部分表现尚可。因此,我深信选择题是关键,它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环节;相比之下,论述题的得分差距不会太大。对于论述题,我只背诵了肖8和肖4的部分内容,由于这两本资料中的论述题数量庞大,而备考后期时间紧迫,所以我选择了精简版的资料。我认为资料的质量远胜于数量,无需购买所有考研名师的试题集,选定一位导师并持续跟进就足够了。后期可以适当购买些预测题,多做一些选择题,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薄弱之处。
考研数学方面:
张宇的36讲过两遍,1000题认真做两遍(这里千万不要对着答案做题,把第一遍自己没做出来看完答案才会做的题标记出来,第二遍第三遍重点刷,直到自己能不看答案做出来为止)12月一整个月我都在做真题,我先做了05-20的真题,一天一套,做完对答案,总结错题。如果前期工作到位,几乎每套题2-2.5小时都可以做完,所以前期工作真的很重要。然后一天复习套题中的错题,然后开始按倒叙做95-04年的真题,还是一天一套,大概做到20号,接下来的一天复习错题。考前两天做了两套张宇的4套卷,如果有能力,真的推荐大家做一下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据说今年有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评估我的英文水平还算不错,因此我没有在这项技能上下过多功夫。大约在八月中旬,我开始了首篇考研阅读。接下来的一个月,即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我完成了150篇基础篇的练习,用的是十年前的版本,每天处理两篇文章,同时解决词汇问题,这样的下午时光便悄然流逝。进入九月中旬到十一月,我研读了张剑的真题集,并觉得颇有收获。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我挑战了12年的150篇基础篇,设定每70分钟完成四篇阅读,错误率通常在1到6个之间,平均下来是3个,我觉得这个表现尚可接受。此时,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写作部分。在这个阶段,我对真题进行了第二次回顾(第三次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两次之后大部分答案已经牢记于心,但新词汇必须全部掌握)。最后,在十二月到一月间,我购买了《最后5套题》和何凯文的《最后8套题》来进行全面模拟测试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的复习,我将它分为三大模块: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微观经济学主要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等基础概念,宏观经济学则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核心知识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部分,重点关注金融市场的功能、各类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是非常关键的。对经济学原理,我建议先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凭做题来加深记忆。例如,你尝试自己构建供需曲线图,理解价格如何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找到均衡点。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我推荐多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不言喻。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了解出题趋势,把握重要考点。我通常会在每个阶段结束时,用一套完整的模拟题进行自我检测,检查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从中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笔记整理也是我备考的重要一环。我会把每章的关键概念、公式和例题整理成笔记,方便随时查阅和复习。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巩固记忆,还能提高提炼信息的能力。
我强调实践应用。金融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会定期阅读财经新闻,分析经济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这既有趣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