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理工学院凝聚态物理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暨南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设定政治学习规划时,首要的是自我评估一下是否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你在中学时期是否接触并学习过相关课程,或者至少对党的基本方针有些许印象。如果有,那么等十月大纲发布后开始复习完全来得及;如果没有,或者想要更加稳妥,暑假期间就可以着手准备了。阅读教材时,重点应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因为它更侧重于理解和领悟,而其余内容则主要以记忆为主。对于辅助资料,我个人采用了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时事政治、四套题以及20天20题,实际上,选用何种资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要专心致志地去做。我觉得选择题部分需要定期回顾错误题目,单纯刷题并不足够。最后的论述题,强烈建议背诵肖四,历年都会出现原题,只是北京地区的评分标准较为严格,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备,祝你好运。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3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一开始看课本,选择性做课后题。过了一遍之后,发现巩固的不太扎实,于是开始看课本和本科笔记,并开始做1800题,这个时间比较长。大约用了两个月。基础强化全部完事之后,大约已经十月中旬了,此时1800题大约做了三分之一(我承认题目做的有点少,大家还是多练些题,提高正确率)。十月中旬左右,开始做真题。严格限时,规范评分,及时分析,查缺补漏。难度不大,比平时做的题目简单。但此时暴露出一个问题,有的会做的题目做不对(望大家以我为鉴,平时还得多练习,养成好习惯)。很多同学过于重视真题,想着多做几遍。但我认为大家还是不要期望太高。一来再做几遍,可能不会有实质性效果,二来每年真题考察的知识点真的很少,全面按照大纲复习巩固好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可以提前研究一下近两年真题,一开始就适应这种风格,受益无穷。12月的时候,真题基本上做了一遍,留两套最后做。后期买了套模拟题,难些,不过不用太纠结对错得分了,最后阶段心态很重要。忘了说一点了,就是要养成做笔记和及时总结的习惯。我的数学知识点笔记是四大本,最后将数学核心知识点全部浓缩到三张纸(用了我一周的时间),基本涵盖了所有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部分,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做题死抠阅读我觉得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一定要认真背单词,而是放在语境里背,加大阅读量,不懂的词去查,当它反复出现的时候自然会记住的。另外一个我认为比较关键的是养成习惯,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保持一个固定的频率才会出效果,不能今天读三篇明后天就不读,每天的量可以因人而异少一点,但要保证每天都要阅读,这个很重要。最后参考书籍不建议买太多,好的资料只学一遍是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普通物理”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大量的基本概念,如力、能量、动量、温度、电场、磁场等。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例如,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不仅限于公式,更需深入理解其实质,即力的作用效果。
重视公式推导,非死记硬背。物理的魅力在于逻辑性和严密性,每一个公式背后都有一套严密的推理过程。凭自己动手推导公式,不仅加深记忆,更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图像和推导过程,远比单纯公式更有益。
再者,做题和复习同等重要。凭做题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找出知识的盲区。对错题,不仅要找到错误的原因,更要从中反思自有的学习方法和理解程度。我推荐使用历年的真题进行练习,因它们最能反映出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普通物理中有很多实验原理,如杨氏双缝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等,理解并亲手操作过相关实验,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勇于提问,善于思考,是我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也是保证效率的关键。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关键是找到适合自有的方法,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