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预览提纲或者初期就接触一些政治浓缩材料,同时必须不断重温1000题。1000题由两部分组成:问题集和解答集。我重做了问题集三次,用便签记录选项:首次尝试是在阅读后答题,错误的部分用特定颜色在问题集中标记。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知识盲点,并在解答集中同样标出错误点,以便后续复习。后续的几次重复同样步骤,不仅用不同颜色区分错误,你还会逐渐识别出高频考点,加深记忆。对于经常出错的部分,如果时间允许,整理一个错题集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将对后期复习大有裨益。11月时,"风中劲草"出版了,这是一份非常有效的政治复习资料,重点鲜明,还附带一本习题册,我也做了两次,其中包含历年真题,能帮助找到考试的感觉。我对"风中劲草"总共复习了五轮,包括最后阶段的背诵。到了12月,就可以开始准备大题了。在此之前,提早准备大题意义不大,因为大题的基本功在于熟记知识点。分享一个小窍门,肖秀荣的8套模拟卷和最后的4套预测卷必须熟记,这些试卷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知识点,且体系性强,据说今年就有不少大题被准确预测到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从备考初期我就着手学习数学,毕竟它在所有科目中占据首要地位。起初我没有直接看书,而是反复做了课后习题大概三次(后来发现这些题目都是经典之作)。高等数学部分,我依赖于复习全书,直到大约十月底,我才转向真题训练。我做了几套真题,感觉除了2016年那份较为困难之外,其他都不算太难,所以就没有过于深入研究。接下来就是模拟试题阶段,包括400题、八套卷、四套卷以及李永乐的模拟题集。我都一一尝试,这个过程让我备受挫折,能在真题中取得140分,在模拟题中拿到120分已属不易。然而,模拟题的价值在于其命题思路,因为说不定考试时就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分数反倒是其次的考虑。如果给这些模拟题做个排名,我会说李林的最好(可惜我没来得及做),其次是李永乐的,接着是四套卷和八套卷,最后是400题。总体来说,我觉得400题的质量不太理想。但我推荐大家尽量抽时间多做一些数学题,真题不需要做很多遍,重点是要多次回顾错题。模拟题可能包含未来的考题,因此不容忽视。数学的学习关键就是大量做题!初期我建议使用复习全书,这本书多读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使用了张剑的那本黄皮书和《阅读150篇》来学习英语,还有专门的词汇书籍。此外,临近考试时,我还购买了一套包含五套题目的模拟卷。建议你可以先完成两三套历年真题,以此评估自身水平,并能精准定位需要提升的部分。每日坚持积累词汇,不断复习,特别是通过查阅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创建个人专属的词汇手册。作文部分,平日应定期练习,搜集优秀的语句,特别是来自真题的例句。依赖模板来应对作文并不明智,最好是自己动手编写两个模板以确保质量。务必多次研习真题,自我提炼解题策略,多思考每道题背后的原因。
考研专业课方面:
C语言是一种基础且强大的编程语言,它是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的重要桥梁。在复习C语言时,首先要掌握其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语句等。这些是构建任何程序的基础,必须扎实掌握。我建议凭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实践,理论结合实际,加深理解。
函数是C语言的核心部分。理解函数的定义、调用以及参数传递机制至关重要。深入理解指针的概念,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操作内存,这是C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难点所在。我习惯凭阅读他人代码并尝试修改,以此来提升对指针的理解和运用。
再者,结构体和共用体是C语言中处理复杂数据结构的方式,对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提升编程能力的关键。我会推荐大家找些实际项目进行练习,比如模拟数据结构,这样既能提高实战技能,也能增强对知识的应用。
要熟悉C语言的标准库,特别是输入输出函数、字符串处理函数和内存管理函数等,这些都是日常编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了解并掌握错误处理和调试技巧,这对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质量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大家多动手实践,编程就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技能。遇到问题不要怕,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如Stack Overflow或GitHub,那里有丰富的解决方案和示例代码。定期做题和参加编程竞赛也是提升编程能力和思维逻辑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