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西南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把各科的知识点过一遍,一般每节课后会有少量习题,听课时可以先自己做,然后再听老师讲解加深印象。同时,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全面复习手册和张宇的36讲,还把主要教材通读了不止两遍,并且解决了所有课后练习题。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坚实的数学基础,我在这个阶段进展迅速,完成了张宇36讲的一半内容。实际上,这些考研用书应该反复研读,遇到难题不必急于求解,可以暂时搁置,等到强化冲刺阶段再集中处理。每天早晨,我会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回顾那些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深入思考,这种学习策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考研真题是个好东西,要买带精解的那种,有的同学把真题做了好多遍读了好多遍背了好多遍对英语水平有帮助。作文有许多同学都是背了很多作文,这是一种方法,我也试过,但是背了之后,我发现自己过两天就会忘记,而且一本厚书背下来也很耗时间。所以我改“背”为“看”——也就是我会认真的看每一篇的思路,把句子主干划出来,然后看它是怎么来将短句写成长句的,最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套路。考前网上会有很多什么所谓的高分甚至满分模板,也看到有同学说买了但是没法用,因为万能模板不可能百分百适合每一类主题。我写作的时候有一种习惯,就是我会要求自己必须用几种句型,比如强调,倒装,祈使等,具体的会看文章内容而定。因为文章看了十来篇就大致知道写作套路了,所以就整理了自己的模板~结果看来,我自己整理的模板也不是很差嘛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涵盖了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三大主要传热方式。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至关重要。热传导部分,要深刻理解傅里叶定律,熟练运用一维稳态和非稳态导热方程;对流换热,理解尼古拉兹图和普朗特数的概念,并能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辐射换热则需牢记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熟悉黑体、灰体的概念。
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学习《传热学》的重要环节。凭实验,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热量传递的过程,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设计并进行传热速率的测定实验,加深对传热系数的理解。案例分析则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如空调系统的冷却过程、汽车引擎的散热等。
再者,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不仅要完成课后习题,还应广泛查阅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尤其是计算题,因这是考试的重点。对难题,不应轻易放弃,应反复思考,必要时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
构建思维导图也是我个人十分推荐的学习方式。它能帮助系统梳理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比如,你将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三个大主题作为主干,分支出各个定律、公式和应用实例,这样既能提高记忆效率,也能在复习时快速定位到具体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