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份着手准备,初期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九月期间主要看政治大纲并配合1000题,根据个人进度,至少完成两轮复习,我自身时间有限,仅完成了一次。进入十月至十一月,重点是背诵风中劲草,推荐背诵三遍或以上,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次回顾大纲和1000题。十二月则需集中精力做肖8和肖4。提及政治复习,肖秀荣无疑是最具权威的。他出的预测题准确度极高,令人赞叹。除了押题,他的教材也十分出色,内容导向明确,条理分明。若无暇背诵肖8,确保掌握选择题部分;而肖4,则必须熟记于心,无论多忙都要背完!重要提醒!那些已经划好的考点,难道你不打算背下来吗?所用书籍包括:政治大纲、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八套题以及最后四套题,还有风中劲草。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翻开全面复习书籍,可能会感到吃力,遇到许多难题,这是很常见的经历,不必沮丧,要有耐心逐步推进。到了第二轮阅读,你会发现大部分内容已经熟悉了。暑期最好能完成两次《复习全书》的通读,若时间紧迫,至少确保高数部分过两遍。首次阅读时需仔细研读,尽量亲自解决每个例题,每章节末尾的习题也要一并完成。在初读过程中,记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题目。第二轮就专注于这些标记的题目。第三次阅读大约在12月初开始,这次主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定理。我想特别推荐一本李永乐的660题,尽管难度较高,且考试中不太可能出现类似题型,但它对巩固概念和定理的理解极其有益(特别是选择题,如果时间有限,建议首选看这部分)。这本书精准地揭示了我们常犯错误的地方。我也三次完整地研读了这本书,有些题目甚至反复琢磨。第一次做660题是在看完《复习全书》第一遍之后,同样标记出错误和有价值的题目,但我没有深入做微积分填空题部分,觉得这部分并不十分必要。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我减少了660题的使用,因为虽然它有助于深化理解,但并非理想的应试训练材料。
考研英语方面:
我通常在午餐后抽出半小时来记忆一篇中英文作文。对于单词学习,我喜欢使用那本绿色的大厚本,就像砖头一样,有些人则偏爱《恋恋有词》。选择哪本书,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喜好和适应性。我会每日攻克一章单词,次日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新学一章。这样大约两个半月可以完整地过一遍。然后我开始反向回顾,每天温习五章。记住,坚持是关键,一旦中断,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刚开始可能觉得效果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阅读理解能力显著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综合”,它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基础部分,这两部分构成了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如消费者、企业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运行规律,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理解和掌握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均衡、博弈论、国民收入核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内容至关重要。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理解并运用效用理论、边际分析法等工具进行问题解决。对市场失灵的理解也很重要,这将帮助你深入理解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至于宏观经济学,理解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和影响尤为重要。理解AD-AS模型、IS-LM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等宏观经济模型,并能灵活应用它们来解释经济现象是考试的关键。
除了理论知识,我还强烈建议大家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这些题目,你了解出题风格,找出自有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注意答题技巧,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使答案更具说服力。
关注时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经常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理解和解析当前经济热点问题,能够帮助你在论述题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
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帮助你巩固记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