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统计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理科生,政治考的不好,我就随便聊聊吧。政治我是从9月份才开始的,到后面真的是很捉急啊!我刚开始的时候就看大纲,看过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根本看不下去啊!把思路理了一下,总算知道都在说什么了,然后就是边看大纲边做肖秀荣的1000题,顺便把1000题上的题目都标注在大纲上,之后1000题第二遍,一边背小草,一边看真题,到考试前就是肖8肖4,如果到时候有时间的话,不同的版本的押题卷子都可以拿来做做,整合归纳大题。最后还是建议不擅长政治的童鞋早点开始复习,不要像我一样到最后时间不够用了,搞得很慌张.
考研数学方面:
提到数学,我觉得有好多话要说,其实第一年考得时候我数学出现了大事故,把两道题写反了,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当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能再改了,于是可想而知,接下来的题目根本就蒙了,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了,大脑一片空白,彻底短路了,75分就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第一道二道题的分数,后面大题几乎为零,从考场下来整个人都蒙了,中午回到宿舍,想了想之后决定还是考完专业课,要不然真对不起自己,后来得知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真是后悔数学失误了,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数学一定要每天练题,我失误的原因一是紧张,但无形中给自己加了禁锢;二是最后一段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给了政治和专业课,忽视了每天数学的练习,导致考试时心虚,影响了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掌握。这主要得益于我借鉴了一些资深人士的方法,并结合了我个人的学习风格。词汇记忆确实是个挑战,我曾尽力去攻克,大概看了两三遍,后来还购入了张健的大黄本。购买两套就绰绰有余,尽管推荐多次复习,但实际操作中时间相当紧张。相比其他人,我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并不算多。我的策略是专注于真题,反复练习,这是第一条经验。其次,我按照主题来安排,首先是翻译,接着是阅读,再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形填空,最后是写作。每个部分完成后都会进行总结,总结的过程远比做题更重要,因为了解每一个单词和句型,理清文章脉络和主旨,熟悉题目类型及解题技巧才是关键。时常反思并调整复习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英语见效缓慢,但这需要毅力坚持。我希望你们也能广泛汲取他人优点,以自我为中心,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另外,如果英语基础较弱,我建议可以背诵真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对于专业课程我不建议死记硬背,但对于英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知识是根基。统计学的核心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两大部分。描述性统计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如均值、中位数、方差等基本概念,以及直方图、饼图、散点图等图表的使用。推断性统计则涵盖了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内容。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公式记忆与理解并重。统计学中有很多公式,比如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的计算公式,以及正态分布、t分布、χ2分布等的概率密度函数。这些公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应用场景,这样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再者,实践是提升的关键。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理论知识需凭大量的实例来巩固。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能帮助熟悉各种统计方法的运用,并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真实世界的数据,加深对统计的理解。
软件操作也不能忽视。R语言或Python是统计分析的常用工具,掌握基本的编程和数据分析技能,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模型构建和预测。很多高级统计方法,如贝叶斯统计、机器学习等,都需借助这些软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