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经济与金融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考纲出来之后开始准备的政治,个人觉得政治这门课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准备就可以,太早了也没有必要,因为政治需要一直保持看书状态,否则前期看的都会忘了,这就导致太早开始复习的话,时间成本有点高。不过也不能11月才开始复习政治,到时候各科复习压力都很大,时间过于紧张。我当时是先看一遍精讲精练,不做题,然后第二遍的时候看2章精讲精练,配合着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第3遍开始精讲精练配合风中劲草看,然后做1000题中相应章节标记的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部分,它能显著提升个人的整体成绩。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学习经验。首先,数学复习全书必须至少认真研读三次,以确保对所有概念有透彻理解。阅读时不应追求速度,能在九月底完成便很理想。此后,要坚持每隔一天就做一次真题或模拟题,以维持解题状态。考研数学的重点在于打牢基础,理解和掌握各个定理的推导过程至关重要。同时,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当题目难度适中时,提高正确率将成为你的竞争优势。对于计算精度不够的同学,可以尝试加快做题速度,留出时间检查;而一贯细心的人则可适当放慢节奏,首次解答就能确保准确性。此外,持续的练习量非常关键,每天都要做一些习题以保持敏锐度。即使复习进入尾声,也要每天抽出一到两小时专注数学。这一点务必牢记。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着特殊的喜爱,而且我的英语水平也不错。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间隙,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沉浸在英语阅读中,对我而言是一种乐趣(这可能是少数人的体验)。我坚定地保持每天两小时的英语学习,直到考研前一天都在坚持(考试前夕还练习了两篇文章)。我没有依赖任何如“恋恋有词”这样的工具背单词,而是从1998年的真题开始做起,每次遇到不熟悉的词汇,都会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确保每天都有时间复习这些词汇。我认为这样能把握住考研的核心词汇,做得越多,就越能识别常出现的词汇和易混淆的词。闲暇时,我会默默诵读已经做过的文章,像读故事一样,借助情境来记忆单词,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方法。毕竟,足够的词汇量是英语的关键,否则阅读会让人感到无比困扰。接下来是语感的培养,有人问我如何定义语感,我自己也难以言表,只能靠领悟。大概就是面对复杂的句子,你可能无法立即准确翻译,但凭借语感,你可以大致理解其含义。尽管模糊,但在面对选择题时,你的理解足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提升语感,我不停地阅读,反复地阅读,直到我能迅速处理那些对许多人来说棘手的长难句。做题时,不必过于纠结细节,关键在于做对,而后再深入分析。通常,我会花费四十分钟完成两篇阅读,随后用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整理新词汇并逐句翻译全文(这是必须要做的,偷懒只会让你后期付出代价)。我从五月份就开始限时做阅读,每篇不得超过18分钟,实践证明这对我是合适的。因为真题数量有限,如果每篇都耗时半小时来精研,未免浪费了宝贵的练习机会。我每天投入两小时学英语,如果你觉得不够,可以增加一小时,但不建议超过四小时,毕竟数学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理解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国际金融等基础知识。例如,需深入理解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全球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这些理论不仅是答题的基础,也是分析问题的关键。
关注全球经济动态,特别是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如WTO规则、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调整等,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涉及的热点问题。阅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权威媒体的文章,提升全球视野和时效性知识。
再者,实践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你凭阅读企业跨国经营的案例,比如星巴克、华为、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分析它们如何应对不同市场的挑战,从提高实战应用能力。
强化计算题的训练,比如汇率计算、国际贸易术语解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理解等。这些都需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不要忘记复习一些基本的统计学和会计学知识,因它们会在国际商务的决策分析中频繁出现。
我强烈推荐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华南理工大学指定的教材是基础,但也要广泛阅读其他优秀的教科书和研究论文,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
至于学习方法,我坚持定期复习和做模拟试题。每天设定固定的学习时间,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和深度。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我会主动找同学讨论或向老师教。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参加一些在线课程,观看专家讲解视频,以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