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金融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东南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经验分享:如果你跟我一样在政治方面不太敏锐,那么必须尽早着手,最理想的情况是从暑假就开始,确保在10月之前掌握好选择题,因为这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50分,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至关重要。我就是因为选择题表现不佳,所以总分偏低。另外,尽量避免购买过多的政治复习书籍,我就是一个反面例子,买了许多书,结果得分却是最低的。最后,在12月会有大量的复习材料出现,要是你能全部熟记当然很好,但最好是先将肖四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再去记忆其他资料。不要试图一次性抓住所有内容,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每个都没能真正熟悉。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也不例外。首先谈谈整体规划,我建议在7月之前完成一轮教材学习,课后练习不必全部完成,挑选一些题目来做就足够了。接着,7月到8月期间应集中精力刷全面复习资料,因为我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预习过一次,所以初次尝试时错误不多。进入9月,每天一套真题是必须的,每个人的真题集可能不同,有人选十年的,有人选十五年的,我都一一完成了。同时,我会穿插着复习全面资料和做真题,第二次做感觉轻松多了,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十分实用。对于真题,我选择了分章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第二轮,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差异。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我采用的是模拟百分卷的形式,即购买新的试题集再做一遍,此时成绩稳定在135分或140分以上。尽管如此,仍然有些题目难以解答,这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完成第三轮后,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做过去十年的真题。在这里,我推荐大家购买两位作者的真题集,因为答案有时会有出入,更重要的是比较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视角。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先前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足,实战演练时真题得分也很理想,然而最终的考试结果却远远低于我的期望值。自我反思后,我觉得症结可能在于写作环节。我要提醒各位,写作绝对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融入到日常的复习计划之中。对于英语学习,我没有做模拟题,只专注于真题训练,再次强调,真题至关重要。由于时间紧迫,我只反复练习了两次。这两次主要针对阅读部分,它包含了五个小题,总计50分,其权重之大显而易见。起初,我每日处理一篇阅读,细致研究答案解析,摘录关键和陌生词汇,并在空余时间记忆。说到记单词,因为时间有限,我没来得及完整通读一遍《红宝书》,而是利用手机上的单词软件,在图书馆排队或早晨半小时里背诵,同时还会复习从真题中挑选的重要词汇。即使到了考试前一天,我还没能完成所有单词的记忆,但在实际考试中并未遇到太多理解难题。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时间安排,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多翻阅几遍单词书自然更好。第二次做真题时,我会一次性完成整套试题,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翻译(作文除外),每周两套,完成后详细分析解答。其实考研英语阅读的部分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多练几次就能摸索出来。我的阅读通常会错三题左右,有些年份的真题甚至全对或仅错一两题,这样的准确率我已经很满意了。因此,我认为英语分数不高的原因可能是作文,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切记!这是惨痛的教训!开始时可能会犯较多错误,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你会逐渐提升,不必过于焦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的掌握至关重要。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生产者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就业与通货膨胀等。对微观部分,要理解并掌握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成本利润分析等核心概念;对宏观部分,需理解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等基本框架。
理论与实践结合。西方经济学并非抽象的理论,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工具。例如,运用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者凭IS-LM模型理解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活动。在学习中,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提高解题能力。
再者,重视计算与应用题。在复习阶段,不仅要熟记公式,还要大量做题进行训练。比如弹性理论中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弹性,以及宏观经济中的乘数效应、菲利普斯曲线等,都需凭计算来把握。许多题目会要求你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这就需灵活运用所学理论。
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也是提升的一个好途径。虽然中文教材已足够理解基本概念,但原版教材能你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提升英语水平,这对未来的学术研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