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大规模复习是不必要的。在考研政治中,关键是把握细节,因为它是选择题的主导领域。当初我研读大纲时,过于随意,仅是匆匆扫过。现在看来,应该学会识别哪些内容可能会成为选择题,并把它们记牢。至于主观题,考前稍作背诵就足够了。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考试前夕只专注于时事政治!我认为这是获取分数的最高效策略,准确率相当高。在选择辅导书籍上,肖秀荣系列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好挑选那些受到广泛好评的书籍,这样可以避免走冤枉路。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3月开始看课本的,只是大概过了一下,之后就没碰过,大概到5月份开始看的数学全书,刚开始觉得看完课本有一定基础了,而且本科数学也不错,觉得全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一接触才发现很难啃,一章节大概要两三天才能看完,刚开始是一题一题盖住答案做的,有些没有思路,有些做错了,所以挺受打击的,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不会的就看答案,之后改掉了,大概六月份底认真做了一遍,但是还没有完整的体系。之后想做分阶习题的,但是发现比全书还难,没坚持几天就转战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不得不说刷了一遍全书再看复习指南就轻松多了,很多都是技巧,有些解题方法和李永乐的不同,在这里还是推荐李永乐的。复习指南就只是当做调味剂。就这样到了七月中下旬,又刷了一遍复习全书,这一次对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知道每条题目考的什么。第二遍刷全书的时候做了660题,虽然都是选择填空,但有些计算量比得上大题目,很有参考价值。660题刚开始错了好多,而且做到后面会发现有很多点重复考。到8月底做完了一遍660。9月份开学就没有去上课,开始刷第三遍全书,第二遍660,之后再做历年真题,从前往后做,留两年最后练手计时。做题目不要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点。到了10月中旬,已经做完了10几份真题了,这时候买了市面上流行的张宇的模拟题,汤家凤的,李永乐的,反正能买的都买了。刷完一半就到了11月中旬,这时候开始做第二遍真题,同时准备错题本,将同类型的题目归类。十二月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也买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但是真的四套卷太难了,一提笔就不会,最后默默放弃,主要做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最后两天拿出少两年的真题练手。总而言之,书不在多,而在精。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才开始复习的,但最终觉得时间紧迫,因此从寒假备考阶段说起更为合适。建议大家从寒假起就开始背单词并研读复杂句子。我选用的是《恋练有词》,这本书在行业内颇受好评,它通过剖析句子结构、推测词汇的情感色彩以及利用词根词缀来帮助记忆单词,效果显著。然而,由于书中涵盖了许多真题中的词汇和句子,如果你反复听过多遍,可能会在后期做真正试题时觉得这些内容过于眼熟,显得简单,但实际上这并不理想,可能会影响你在考试中面对新句子时的应对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物理部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严谨的学科,每一个公式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物理意义。比如牛顿三定律、电磁学的基本原理、热力学的四大定律等,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要注重练习,凭做题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推荐使用经典的教材如《大学物理》进行系统学习,并配以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模拟训练。
化学部分则需对元素周期表有全面的理解,熟悉各类反应类型和机理,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的形成等。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需重点掌握。化学平衡、动力学以及电化学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对化学的学习,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现象的理解同样重要,凭阅读实验手册或参加实验课程加深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模式。先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再进行记忆,凭做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复习是防止遗忘的关键,建立自有的笔记体系,整理出重难点和易错点。
对跨学科的知识融合,物理化学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领域。例如,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就需结合物理的电学知识和化学的电化学知识。在学习中,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也有助于应对综合性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