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来说,首先便是不能有畏难和凑活着复习的情绪,80分和60分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需要重视起来;其次,政治是最不能够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科目,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逐渐明确,在一轮轮的做题和记忆的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框架,在后期背诵和整理要点的时候要不断地强化自己形成的知识体系;第三,政治复习的过程中,题目的确是需要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但是一定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的前提是需要对一章或者一节的内容认真复习一到两遍以后再拿题目当做检验复习效果的工具,根据做错的题目,对应到知识点再做强化记忆。我认为,在暑期到最后做模拟题之前,一本肖秀荣1000题便足够,在10月底才做完的1000题,1000题完成后算是对自己几斤几两有了大致的认识。最后,11月和12月的集中背诵和做模拟题的阶段是整个政治复习最重要的时段,在这段时间各种模拟卷小册子公众号整理的知识精要满天飞。因为复习到最后时政热点知识要点都是大同小异,各种秘诀精要也大都是从各种模拟题的答案中摘取,我认为在这段时间最好的复习方法把他们出的模拟题做透按照自己的框架整理好,最后将模拟题中的分析题要点放入到自己的框架中背诵,这样便与自己之前的学习做好了衔接,避免了最后阶段的分析题背诵与之前的复习脱节。政治呢,选择题要多做几遍,求多不如求精。大题呢,就使劲背吧,背吧,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吧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资料也就是课本及课后习题,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线代讲义,十年真题,660题,题目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不要只顾看解析,做的过程尽量按考试要求来,工整书写养成习惯。全书、讲义都很经典做一遍是不行的,必须吃透了,大家应该知道一本书看5遍跟五本书各看一遍的效果是不同的。真题必须认真研究,每套题上的考察点都要清楚,把不会的、有疑问的、有新想法的用不同记号标记,方便第二遍的复习用。真题研究完大家还有时间可以做做模拟题,像400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个人认为复习的还不错,输在了最后的战略选择上。英语我是从7月份开始的,我备考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大家在3,4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英语了,一天2,3个小时。单次我用的朱伟《恋恋有词》,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拿来催眠哈哈,单词基本就没问题了。阅读是分数占比最高的,作文跟的是王江涛,作文高分就一个字:背。背什么,不是背模板,而是背涵盖所有话题的高分作文,这些都会给你总结出来,背就是了。我到后期基本上大小作文各背了10篇,滚瓜烂熟,考场上就是替换其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就行了。那为什么我考得不高呢?因为我的战略是,重点抓阅读和作文,一共占70分,我想这两块做好基本不会低,但是我错了。我考试的时候先做的阅读和作文,做完时间就只剩一个小时了,这时候还有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做的很急,到最后完形都没做完,剩15个空全选C。这就是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我认为,英语这门课哪一块都不能放弃,你可以有侧重,但不能放弃,能捡多少分是多少分,加一块总分就会很高。所以时间这一块一定要安排好,提前做好模考,卡时间,确保每一块都能发挥个差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流体力学部分,理解和掌握伯努利方程的应用至关重要。它描述了流体在管道中的能量转换,对设计和优化化工设备如泵、压缩机等有直接的应用。粘度和流动形态的理解也是基础,例如,了解湍流和平稳流动的区别,以及如何凭雷诺数来判断。
传热部分,要熟练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情况。傅立叶定律和牛顿冷却公式是理解传导传热的关键,辐射传热则需理解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和黑体的概念。
再者,传质理论,理解扩散和对流的联合影响,以及亨利定律的应用是关键。在处理气体吸收、蒸馏等问题时,勒夏特列原理和相平衡关系不容忽视。
化学反应工程中,理解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的关系,掌握不同类型的反应器模型,如理想搅拌釜式反应器、理想管式反应器等,能帮助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学习化工原理,除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实验和模拟软件如 Aspen Plus 的使用加深理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大量的习题练习和案例分析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和讨论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一起探讨复杂的工程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