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哲学系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北京大学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比如政治,我必须得从基础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架构(这个方法因人而异,有的人看一遍知识点讲解就行)之后用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感觉总结的不错,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写作往往被许多人忽视,关于它的复习,我想分享三个步骤。首先,你需要背诵一些优秀的范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令人煎熬,但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脑子里有足够的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大约二十篇范文足以覆盖各种基础类型。其次,整理不同类型的结构和模式。我个人并未特意去归纳,因为在背诵过程中,大脑自然会构建出相应的框架。我不建议依赖固定的模板,因为那样容易混淆记忆,而且机械套用会使文章显得僵硬,可能导致阅卷老师的反感。接下来的关键步骤就是动手写作。这是必不可少的,其重要性无需过多强调。如果你平时仅停留在思考阶段而不实际动笔,那么考试时你也只能空想,无法流畅书写,甚至错误连连。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作文的第一印象极为关键,整洁的卷面和工整的字迹能为你的分数添色不少。此外,切勿偏离主题,这直接影响评分等级。这就需要你在日常多加练习,尤其是应对如今常见的图画类作文,有些人的图像解读能力还需提升。例如,某一年的题目描绘了两个残障人士互相帮助,配以拐杖,主题是团队合作。然而,有些考生却误读为残疾青蛙逃避猎杀,主题变成了保护野生动物。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理解,也只能无奈摇头。你可以查找这个真实的考研题目,看完后你会感到既好笑又震惊。最后,尝试在文中融入复杂句子和高阶词汇。以“重要”这个词为例,使用essential比important更能体现语言水平。这种词汇的运用依赖于平时的积累,所以我认为英语作文就像一面魔镜,反映出你是否真正掌握了语言的精髓。另外,对于应用文写作,你应该熟悉所有类型的格式,不能心存侥幸,随意猜测题目。曾经有一年突然考察“公告”,许多学生因不了解格式而失去了宝贵的两分。至于内容,只需适度练习,就能熟练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美学,其核心在于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以及儒、道、佛等哲学思想对美学的影响。《诗经》、《楚辞》、书法、绘画、园林艺术等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你需深入研读《周易》、《道德经》、《论语》等经典,理解它们背后的美学理念,并能将这些理念与具体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分析。关注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潮,如董其昌的“南北宗”理论,石涛的“画禅”思想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西方美学的学习则需跨越时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美学的康德、黑格尔,再到现代主义的弗洛伊德、杜尚等。特别要注重理解康德的"美的无目的合目的性",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等核心观点。西方的艺术史,尤其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艺术作品,也是理解和阐述西方美学的重要载体。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要的是阅读原著。虽然艰深,但只有凭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思想,真正领悟其精髓。结合注解和解读性的书籍帮助更好地理解。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帮助梳理复杂的概念关系和理论脉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艺术作品,或者参与一些讨论小组,这都能提升理论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