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传播学院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通常情况下,考研大纲会在十月初左右公布,但其内容变动不大。时事政治部分需要关注最新动态,其余的政治备考部分可依照往年的大纲提前启动。因此,推荐学弟学妹们从九月起使用上一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配合一本精炼的核心考点书籍同步学习,以便于边阅读边把握关键知识点。同时,配以一本习题集,每读完一章就完成相应章节的选择题。新大纲发布后,可在线获取对比版,标记出删除的内容,着重研究新增的部分,因为这些都是可能的重点考核点。在这一阶段,关于形式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第五部分,可以暂时搁置。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前夕,我曾尝试过背诵词汇,使用的是绿色封面的书籍,每天设定目标为两章节,大约花费半小时。然而,我发现效果不佳,这些单词记忆总是难以持久。我通常在结束专业课程学习后挤出时间来背单词,往往无法按时完成。假期中,由于在家复习,我发现看书相当困难,于是背单词成了最轻松的任务。我严谨地按照每天400个单词的标准去背诵,偶尔会中断。就这样,我在8月1日顺利完成了考研所有单词的记忆,虽然表面上只过了一遍,但由于反复练习,实际上可能已背诵了四五遍之多。接下来,我开始做张剑出版的黄皮书基础版。当词汇量足够时,阅读文章便显得游刃有余。不过,后来意识到基础版对我来说略显冗长,但我已经做了很多了。于是转向珍藏版,每天坚持做两三篇。令我惊讶的是,这两本书包含了1994年至2013年的真题!我竟然以这种方式消耗了宝贵的真题资源,几乎快要全部做完,真是浪费!对此我深感后悔,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吧,明明目录上已经明确标注了。于是我果断放弃了真题,转而选择150篇作为练习材料。我计划每天完成四篇文章,但始终未能如愿,通常晚上草草地做两篇,错误率还很高。这150篇与真题的感觉不同,题目设置偏颇!因此,我要提醒学弟学妹们,150篇可做可不做,如果时间紧张,建议不要做,确实质量欠佳。就这么拖延着,时间已经进入了九月份,你们可以想象我的进度有多么缓慢。那时,我对完形填空一无所知,对于阅读后的新题型究竟是填充句子还是排序,以及作文部分,我都还没开始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媒体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的过程、受众分析、媒介效果等多个层面。在学习这个科目时,我认为理解和记忆理论框架是关键。比如,霍夫兰的说服模型、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等经典理论,需深刻理解其内涵并能灵活应用。关注当前的传媒热点事件,结合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理解和记忆。
新闻实务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对新闻采访,要熟练掌握新闻五W一H的基本原则,并懂得如何构建有深度的问题。新闻写作则要求熟悉各种新闻体裁,如消息、特稿、评论等,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新闻编辑工作中的标题制作、图片选、版面布局等都需具备好的审美和判断力。新闻评论则需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事件。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定期做模拟题,这不仅检验知识掌握程度,还能训练你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阅读大量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提供丰富的实例和观点,帮助你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我特别强调小组讨论的重要性。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挑战,这样的互动学习方式能激发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每个人的理解角度都会有所不同,这将有助于你全面地理解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