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流体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流体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分点作答。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9月份主要是对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三门课查缺补漏,哪部分学的不好就重点补习那哪部分,认真做笔记、背笔记;10月份,刷李永乐主编的《历年真题解析》,这本书前部分是近几年的真题,后部分是每个章节的真题,建议先做后半部分,把每章考察的真题及其解题方法掌握好之后再计点计时的做套题。其实一开始我也趾高气昂的只刷真题,但是做了三套题就蔫了,解题方法不熟练,时间安排不好......所以先把后半部分做完,既能建立自信也能掌握方法发现规律。11月份仍旧是刷历年真题,把每年的真题做好就很厉害了,别妄想把市面上所有的真题模拟题都做完,既没时间也伤害自己玻璃般的自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一大难题,英语的复习是彻头彻尾的复习,从准备考研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断过。英语的我感觉主要是单词、阅读和作文。单词的复习是日积月累的,每天早晚的必备功课,我用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一个小本本和英语四级词汇那么大,这个是根据那个遗忘曲线定制的,感觉还好用。英语的复习资料只用真题,研究真题,反复斟酌真题,真的有里面的命题套路。总的算下来我用了三套真题,先自己通篇翻译做了一遍,然后又快速阅读做了一遍,当然这三遍并不是连续做的,有时间间隔的。英语阅读前期每天一篇,全篇翻译特别浪费时间。有时候还错的特别多,十分枯燥,不过仅仅是练习,又何必太在意,出错是正常的,你要知道你错在哪里!英语的复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看完政治后开始背英语单词,做英语阅读。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流体力学的基础在于理解流体的基本性质,如压强、密度、黏度等,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关键。我会推荐大家多做物理实验,凭直观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流体的行为。
掌握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如欧拉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这是工程流体力学的核心。这部分的学习需耐心和毅力,因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求解。建议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结合,配以适当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再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考试的重点。比如流体流动的边界层理论、涡旋现象、湍流模型等,这些都是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我建议凭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进行模拟,直观地观察到流体流动的动态过程。
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广泛,从航空航天到环境科学都有其身影。关注科研前沿,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不仅能帮助拓宽视野,也能为考试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实践并重。理论知识要理解透彻,不能死记硬背;,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验和案例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定期自我检测,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找出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团队学习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