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深大经济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深圳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是理科,所以学政治的时候觉得死了好多次。但是去年这个时候看帖子,大概三月份的时候也买了去年的大纲先看了一边,就是当课外书看,所以会好一些,真正开始的有些晚,暑假以后了,买的书挺全的,但是真正没怎么看,先是把命题人那个试题分册,先写了一次,改了一次,然后有重点以后再捋一下大纲,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来的,后来就背了小草,说是背,其实也就是早上念念。最后冲刺的时候主要看了时事,就是肖秀荣的那个小本本,肖四和肖八本来想着考研前来抱抱佛脚的,但是考前直接病了一周,所以就耽搁了。所以如果是有政治不太好的同学就一定要开始得早一些,下功夫去背。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上,我主要钻研由李永乐老师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高等数学在考研数学中的比重最大且相对复杂,所以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从三月到六月,我专注于打牢基础。对于教材选择,我认为关键是适应个人需求,张宇的36讲涵盖全面,难度适宜,尽管可能有些挑战性。至于660题和1000题,二者选一即可,目的都是弥补不足,维持解题状态。真题的处理依个人时间而定,无论多或少年份,都能增强信心,但切勿轻敌,因为有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可能源于全书的练习。至于模拟题,若心理承受力较弱,我建议避免张宇的,他的题目稍难,可能影响自信,不过题型设计是很好的。其次,整理数学笔记是必要的,因为知识点繁多且分散,各种题型也有规律可循。你不可能频繁翻阅笔记和全书,毕竟任何老师或书籍都会有你不熟悉的部分。因此,边看书边做题时适当标注,或者记录在纸条上,注明页码。等书看过一两遍后,按类型汇总,这个笔记本在考前复习就绰绰有余了。这是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我在二战期间的室友采用了这种方法,成绩明显提升。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务必重视粗心大意的问题,确保准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我平时也较为粗心,但通过刻意训练,考试时基本没有错误,做的题几乎都正确。数学复习大致如此,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我会后续补充。
考研英语方面:
自三月起,由于基础知识较弱,我选择了一本最厚重的词汇书,每天都投入大量时间来记忆单词。我通常会在每次自学时先花至少一个小时背单词,一天重复三次。每个人记单词的方法可能不同,毕竟你们在准备四级或六级考试时也应该有过类似经历。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单词学习应用作为辅助工具。我会通过研读往年的真题阅读,逐句仔细推敲,然后在完成后尝试何凯文的《最后六套卷》。这可能会让你在考试时感到信心满满,尽管准确率不一定会很高。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练习英语,一天也不能落下,记住,绝对不能停!遇到不懂的句子,就一字一句地查阅,逐步拆解,直到彻底理解其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对于写作部分,如果你们在北京考试,我不推荐依赖模板,那样分数可能不高。最好是背诵至少五篇真实的试题作文,确保到时候有内容可写,而且务必保证句型和语法的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统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概率论、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多个领域。对每个定义,如均值、方差、标准差、置信区间等,都要有清晰的理解,因这些基本概念会贯穿整个课程,并在实际问题中频繁应用。理解概率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卡方分布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数据分析技能。统计学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工具。SPSS、R语言或Python等统计软件的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它们能帮助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练习,从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到复杂的假设检验,再到线性回归等高级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再者,重视实例分析。统计学的魅力在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凭阅读研究论文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理解统计方法的实际意义。例如,凭案例学习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解读结果,如何避免常见的统计错误。
定期复习和做题。统计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定期回顾巩固记忆,防止遗忘。大量做题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无论是课本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是宝贵的资源。
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帮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统计学,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