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就像全书一样,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是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从每年的成绩来看,要想拉开分,选择题相对重要些。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英语方面:
大家首先端正心态,不必畏难。但是英语学习不能靠突击,必须贯穿备考全程,时刻不能懈怠。这是我准备的最早的一科,大概从四月初开始,正式复习之前我先找来去年的英语真题做了一下练手,一方面能摸清自己的水平,方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能熟悉考研的题型以及难度。关键词:平衡无他,就是四者的平衡。大阅读、翻译、排序、作文,在打下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注意了,还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哦),四者并重来复习。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作文是最容易提高的,所以,其实可以在最后一段时间再特别重视作文。关于完型,我是没有细弄的。这个,如果有时间则复习一下,没时间就算,排在最末位,因为完型所占分值比例较低,加之很难保证正确率(其实完型随便蒙一下所能取得的成绩,和仔细复习所取得的成绩,相差无几。所以,复习这个,“性价比”太低),所以属于“鸡肋”题型,是否复习,无可无不可。但是记住,翻译和排序无比重要,“性价比”极高,甚至高过“大阅读”,许多人之所以考砸,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两个题型(或者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两个题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基本规律。在备考期间,我将热力学三大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平衡常数等核心概念深入理解并熟练应用。动力学部分,我特别关注反应速率、机理和影响因素,量子化学中的分子轨道理论、波函数求解等是需深度理解的部分。我建议使用教材结合习题集,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结构化学则更注重物质微观结构的研究,包括晶体结构、分子结构以及它们与性质的关系。我花费大量时间在X射线衍射、NMR谱解析、电子结构计算等方面。对这部分,理解各种结构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理论计算化学也是一大重点,如Har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我会定期模拟实验,凭亲手操作加深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我习惯先通读教材,把握整体框架,再深入到细节。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会查阅相关文献或者向老师教。我也会参加讨论小组,凭与同学的交流,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做笔记和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我会定期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